笔趣阁

富士小说>制霸科举阿消 > 170180(第13页)

170180(第13页)

“道长们,快尝尝,这可是咱们自家养的鸡,味道鲜得很。”老祖母热情地招呼着。

孙三娘还想客气一番。老祖母已经叫人将汤端到元青禾跟前。

老祖母心疼地说道:“哎呦,这位小道长一看就聪明,路上定是很辛苦,可得好好补补。”

孙三娘看了一眼憔悴了些的小书呆,立即把客气收了回去。只暗暗向陆卿卿使了个眼色。

陆卿卿默默点头,先喝了鸡汤,感觉没什么问题,这才在桌下偷偷踢了元青禾一脚。

元青禾礼貌地道谢,端起鸡汤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

汤才入口,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路上辛苦,她也是许久没好好的吃饭。

陆卿卿也笑着喝了一口,点头称赞:“确实鲜美,老祖母,您厨艺真好。”

老祖母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喜欢就多吃点,你们这些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她瞧着两个孩子吃饭时,动作优雅安静,一举一动皆有大家风范,一看就是教养极好。

她不敢打扰她们,等她们吃完赶紧让人上茶。

孙三娘瞧着时辰不早了,正准备告辞,这时那书生的父母风风火火地找了过来,一进院子就扑通一声跪在她们面前。

两人满脸焦急,将一叠纸递到元青禾眼前,声音带着哭腔,恳求说道:“小道长,您看看这些文章,我家孩子之前写得这么好,学堂里的先生都夸他,说他肯定能考上秀才。可他现在,连书都不愿意看了,肯定是中邪了啊!求您帮帮忙,救救我家孩子吧。”

元青禾看着这双父母,不由皱眉。她听出来了,这对父母急的是家中丢了一个秀才。至于他们儿子是什么情况,他们并不在意。

那叠纸已经塞了过来,元青禾扫了一眼,突然有了兴趣。她拿着仔细看了起来。刚看了没几行,她眼中便闪过一丝了然,心中猜测这或许是别人代写的。文章逻辑清晰,用词精妙,但引据的范围有限。而且从文章风格看得出,作者应该是性格内敛沉稳之人,以老祖母所说那孩子从小顽皮坐不住读书的性子,很难想象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翻阅着,发现文章的风格前后一致,按纸张新旧来看,几年间这作者的水平只略有提升,似乎看的书本很有限。元青禾心里有了底,抬眼在人群中扫视一圈,注意到书生家有个默默站在角落里的女孩。

女孩看起来乖巧文静,眼神中带着一丝怯懦,双手紧紧揪着衣角。元青禾心中一动,有了些怀疑。

“这文章写得确实不错。”元青禾放下手中的纸,缓缓说道,“不过,这未必是您家儿子所写。”

书生父母一听,顿时急了,“小道长,您可不能乱说啊,这就是我家孩子写的,学堂先生都夸过他好多回了!”

元青禾不慌不忙,“能写出这文章的人,应该将几本开蒙书籍反复看了千遍,才有这般深刻见识。令公子不喜读书,那这文章是不是找人代笔的呢?”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女孩身子微微一颤。元青禾走上前去,试探地轻声问道:“姑娘,这文章是不是你写的?”

女孩咬着嘴唇,眼眶泛红,犹豫了许久,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书生父母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闺女,你……你……”

女孩小声哭了起来,她不敢说是哥哥偷懒,逼着她写的,只得将头低得更低。明年就要童试了,她又不可能去考场里替他哥考个秀才,他的草包哥哥这才装中邪胡闹起来,只为逃避考试。

元青禾看向书生父母,认真说道:“依我看,你们家该供这个女儿读书。她应该只看了哥哥放在家中的几本书,就凭天赋写出了好文章,假以时日,说不定真能考上秀才,比逼着您儿子读书强多了。”

书生父母听了,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元青禾会这么说。

他们的脸上满是纠结,哪有供女儿读书的?他家女儿是比这不成气的儿子聪明些,可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哪能把钱财花在她身上。

这时,老祖母拄着拐杖走上前,发话道:“就供这丫头读书!如今都有女解元了,姑娘家也能考秀才,说不定她能给咱们争口气。”

老祖母在村里威望颇高,她这么一说,书生父母就算心里不情愿,也不敢反驳。

可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书生突然着急起来,他冲到父母面前,大声喊道:“爹娘,我要读书!”

众人都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元青禾好奇地问道:“你之前不是一提读书就喊头疼吗,怎么突然又要读书了?”

书生涨红了脸,梗着脖子说道:“之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我想明白了,读书是为了我自己的前程,哪能让妹妹占了便宜去!这读书的机会必须是我的。”

老祖母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就你不成型的样儿,还想独占好处?机会给过你了,是你自己不愿意读书,就这么决定了!

书生一听老祖母这话,顿时急得跳脚,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耍赖起来,一边打滚一边哭嚎:“不行,我就要读书,这是我家的事,凭什么让妹妹读!你们都偏心,我不管,我就要读书!”

他的父母在一旁又急又恼,想拉他起来又怕他闹得更凶,只能在旁边好言相劝:“儿啊,你先起来,有话好好说。”

老祖母看着撒泼的书生,嫌他丢人,她怒目喝道:“成何体统!”

她当即唤来几个晚辈,“把这不成器的东西捆了,丢回家去,什么时候他能明白事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几个晚辈不敢怠慢,一拥而上将书生制住,捆了起来拖走,书生一路上还在不停地叫骂哭闹。

老祖母转身走到女孩跟前,将她拉到自己身边,慈爱地说:“孩子,以后祖母供你读书,你就安心跟着祖母,我定会让你有出息。”

女孩眼中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老祖母走到元青禾她们面前,深深地作了个揖,说道:“多谢几位贵客,多谢小道长慧眼识珠,要不是您,这丫头怕是要被埋没了。”

女孩也走上前来,扑通一声跪在元青禾面前,磕头说:“谢谢道长,若不是您,我这辈子都没机会读书,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女孩哭了许久,她已经被家里说了户深山里的猎户人家,准备拿她换彩礼,她说若不是小道长,以后不知要过什么野人般的苦日子。

元青禾看着眼前感恩戴德的女孩,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自己考上解元后,招来不少人的怨恨与非议,可那又如何呢?

只有她考出来,才会有更多的女子知道,人生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若这条路不是坦途,那她们就闯过去,给后来的人踩平了它。

元青禾心中激荡着,接下来的路上,看书越来认真起来。又走得几日,车行进一段远离城镇的山路间。

孙三娘看着情况不对,提醒大家做好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