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女帝的日常破解版 > 第204章 第 204 章 要试探其实非常容易(第1页)

第204章 第 204 章 要试探其实非常容易(第1页)

第204章第204章要试探,其实非常容易……

要试探,其实非常容易。

又一日的紫宸殿听政,在礼部侍郎就禅让大典的具体事宜请示李治的时候,就有官员跳了出来:

“臣斗胆,请问陛下,禅让大典之後,太上皇位居哪座公室?”

李如意当然答道:“自然是紫宸殿。”

“那麽敢问陛下位居哪座公室。”

“东宫。”

那官员立刻跪了下来,奏道:“臣有异议。帝王者,紫薇也,当居中殿。”

李如意就道:“中殿?大明宫也不在长安的中轴线上呀。既然父皇住得大明宫,那我也住得东宫。”

那大臣就道:“陛下不住紫宸殿却住东宫,臣心中惶恐,请求告老还乡。”

李如意立刻道:“准奏。”

李如意之干脆,让李治都傻了眼。

他都无法确定这家夥是不是李如意安排的。

按照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听到这官员如此回答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对方是不是李如意安排的托儿。可是李如意如此干脆利落,倒是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朝会还在继续。

马上就有更多的官员跪了下来,请求“以正紫薇”。

李治的心立刻就提了起来。

因为这个时候李如意有了另一个选择,把他丢在大明宫,就跟当初李渊被幽禁在这里一样,然後她带着大臣们回太极宫。

不想,李如意竟然道:“好了,太极宫地处低洼,多雨水,对父皇的身体不好。大明宫虽好,可地方小了一点,既然诸位大臣都如此反对,那就再修一座宫室好了。什麽时候宫室修好了,什麽时候我再搬。对了,听说今年雨水不大好,各处都隐隐有蝗灾迹象,不知诸位爱卿可都听说了?”

这……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

“蝗灾比此番大典更为重要,贞观年间的蝗灾惨状,诸位难不成都忘记了?大典的事宜交由礼部处理便是,诸位大夫还是把精力放在要事上吧。府库的钱粮预备如何?”

却是在问户部侍郎了。

户部侍郎王琳就出列,奏道:“臣啓奏陛下,仅府库现存粮红薯一千两百万钧,玉米八百万钧,另有麦子丶米面各五十万钧。”

一钧就是三十斤,一千两百万钧就是三亿六千万斤。

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李治当时心就提了起来:“有这麽多?可是加税了?”

王琳奏道:“啓禀陛下,并无。红薯亩産极高,麦子亩産不过两百斤左右,稻米的亩産为三百六十到四百斤,红薯的亩産却能高达两三千斤,还不像麦子和稻谷,麦麸和稻壳就占去了近半的份量,加上又比麦子丶米面更耐储藏。因此府库的储存教多。玉米的情况类似。而且都是宣徽府和公主府治下的庄园送来的,并没有加税于百姓。户部账目清晰,陛下随时可以查验。”

跟隋文帝一手建立起来的义仓制度不同,隋文帝杨坚的义仓最初的形式是农民每年收获後根据其所産的多少往义仓中存放一定的粮食,作为国家粮食储备,以防饥荒。但是怎麽存丶怎麽取,比例是多少,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