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儿冲到阿姐身旁看着她和包被里的小人儿。
周九思想看小侄女,不便上前,他眼热的看着文哥儿。
周母进屋就见九思眼巴巴的望着,上前将床上的孩子抱给他看。
周九思看着于母怀里的侄女,小小的,跟三哥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
于母见他盯着不放,往前走了步:“抱抱。”
周九思往後退了几步,连连摆手,他不敢抱。
“锅里的热书没了,我再去烧一锅。”他说完转身就往厨房跑。
于母笑着抱着孩子回到了床上,笑道:“九思不敢抱。”
于江绾刚才看到了,笑了笑,没有接话,看着身旁的孩子。
“文哥儿,你出去端盆热水进来。”于母将文哥儿指使出去,给绾儿身下垫东西。
她垫子铺好,在床边站好,正要和绾儿说身子下的垫子湿了喊声,就见床上的人已经睡了过去。
于母拿过帕子坐在床边伸手将绾儿头上的汗擦干,将被子给床上的一大一小盖好。
梦中的于江绾一会梦见七八岁的周子正问她是谁,一会梦见十几岁的他哭着问她为何要丢下他一人。
从梦中惊醒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于江绾立即转头去看身旁。
包被里的孩子双眼紧闭正在睡觉,她往旁边挪了挪,想离她近些,刚一动,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敢再动。
于母端着早饭进来,就见绾儿手肘撑着床,神色十分的痛苦。
于母都不敢大声说话,怕吵着孩子,压低声音:“我的姑奶奶,你安生些。”
她放下东西上前,轻轻打了她两下,一会要抱孩子,一会又要起身。
于江绾挨了两下,不气反笑:“我想离孩子近些。”
于母让她躺好,将孩子往她身边抱了抱。
孩子刚放下就张嘴哭了起来。
于江绾还没开口,于母就开了口:“孩子饿了,你喂她吃几口。”
于江绾看着闭着眼扯着嗓子哭的孩子,有些不自在的侧身接开了衣襟,喂起了孩子。
屋里只有孩子吞咽的声音,于母见绾儿生疏的喂着怀里孩子,心中一涩,她的绾儿也和她一样做了娘,不再是以前跟在她身後要糖吃的孩子了。
于江绾喂完孩子,擡头见于母抹起了眼泪:“娘?”
“眼里进了东西。”于母连忙将脸上泪擦干:“早上我煮了粥,先吃些清淡的。”
等中午她再给绾儿炖鸡汤和骨头汤补身子。
“娘,我想先喝些水。”于江绾渴的厉害。
“我去倒。”于母转身去厨房倒水,等绾儿喝好水,才喂她吃了粥。
于江绾吃完粥,开口道:“娘,你帮我把床底的箱子拿出来。”
于母弯腰去看床底,见里侧有个箱子,伸手拿了出来。
“娘,将里面的金镯拿给我。”
于母将箱子里的那只没有任何花纹的金镯子递了过去。
于江绾伸手接过镯子,看向镯子内圈,看到了那两个熟悉的BZ字母,她本名薄芷的缩写。
这个镯子是她工作第二年时候给自己的奖励,因为那时候存款不多,她选择了这款没有任何花纹的素圈,因为太常见,她便在内圈刻了名字字母的缩写。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忘记前两次穿越的记忆,直到生下昭昭才全部想起。
于母见女儿盯着手里的金镯子,等了会见盯着看,伸手拿了过来。
“月子里不能总盯着一个东西瞧,再睡会。”
于江绾见于母将镯子放回去,也没再开口要,闭上眼躺在了床上,没多久就泛起了困,後面两天没白天黑夜的睡,直到孩子洗三整个人才缓过来。
周九思在三嫂生了的那日就赶回去报了喜,周母听见老三家的生了个女儿有些不高兴,倒是周父听见得了孙女十分的欢喜。
老三家的孩子,是他们孙子这一辈里的第一个女娃娃。
周母和周父两人本想立即赶去城里,但想到现在去洗三那天还要去,不如等着洗三那天一起去。洗三这一天,周家一大家子都一起进了城,到了城里正巧碰见于父一家人,两拨人一起往後院去。
大牛带着弟弟们在院子里和文哥儿玩,男人们在院子里说着话,女眷们在于江绾的屋子。
“孩子和三弟长的真像。”老大媳妇坐在床边看着包被里的孩子,开口道:“名字起好了吗?”
于江绾看着脸上皱褶少了些的孩子,回道:“大名周今昭,小名昭昭。”
于母见老三媳妇不等老三回来就将孩子大名起了,有些不满,训斥的话到了嘴边又觉得孩子的名字比家里的大牛他们的名字好。
犹豫间房门被敲响,门外的人问着洗三的时辰,这一打岔,周母就再没了说话的机会。
洗三後,周九思带着周家一家人回去,于家只下于母,人都走後,于母将有些乱的院子干净,又将昭昭的尿布全部洗了在晾衣绳上晾好。
有了于母的照顾,于江绾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出月子时已经能自己一人也能独自照顾昭昭。
铺子的生意一日比一日好,于江绾出了月子後又歇了半个月便回到了铺子里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