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 永定河畔的药香(第1页)

永定河畔的药香(第1页)

永定河畔的药香

大军行至永定河时,正赶上连阴雨。

泥泞的河岸上,士兵们踩着没脚踝的烂泥扎营,不少人发起了高烧。凌酌月的帐棚里挤满了病患,药炉上的陶罐咕嘟作响,飘出浓浓的艾草味。

“公主,这是最後一包柴胡了。”青禾捧着个空纸包,脸色发白,“後面的粮草还没跟上,药材怕是撑不过今夜。”

凌酌月正给一个小兵喂药,闻言手顿了顿。那小兵烧得浑身发抖,嘴里胡乱喊着“娘”,单薄的军衣下,肋骨根根分明。

“去把我那箱银针拿来。”她放下药碗,声音平静,“没有药,就用针。”

她生母留下的那套银针,银柄上刻着细密的花纹,是太医院的珍品,她一直舍不得用。此刻她捏着银针,指尖在小兵的虎口处拈转,动作稳得像在绣花。

“公主还会针灸?”守在旁边的王奎看直了眼,他早上也淋了雨,正头疼得厉害。

“母妃教过些。”凌酌月扎完最後一针,额角渗出细汗,“头疼的过来,我给你们放血。”

帐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帆布上噼啪作响。凌酌月跪在泥地上,给一个个士兵扎针丶放血,指尖被雨水泡得发白,膝盖早已麻木。有次起身时没站稳,差点摔倒,被王奎眼疾手快扶住。

“公主歇会儿吧,俺们扛得住!”王奎红着眼圈,粗哑的嗓子带着哭腔。

“扛不住也得扛。”凌酌月笑了笑,用袖子擦了擦汗,“过了河就是京城,你们不想早点回家?”

这话像团火,燎得士兵们心里发烫。有个伤了腿的老兵,竟挣扎着爬起来,要去帮着加固营寨。

傍晚时,镇国公带着秦风冒雨回来,两人蓑衣上都淌着水。“粮草被二皇子的人劫了。”镇国公的声音沉得像铅,“只抢回一小半,药材全没了。”

秦风把怀里裹得严实的布包递过来,里面是几包用油纸封好的草药:“这是末将拼死抢回来的,够熬两锅。”他断臂处的绷带渗出血迹,显然是动了手。

凌酌月看着那几包草药,忽然转身走向伤兵营。帐里的士兵们见她进来,都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她按住。

“我知道大家难受。”她坐在草堆上,声音被雨声泡得有些闷,“粮草被劫了,药材也没了。但我想告诉你们,当年太医院的院判,也就是我外祖父,曾在边关救过一支被围困的军队。那时也没有药,他就带着士兵们嚼艾草丶喝雪水,硬生生撑了下来。”

她拿起一根晒干的艾草,放在嘴里嚼了嚼,苦涩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这东西苦,却能驱寒。河对岸的敌军,穿着暖和的铠甲,喝着热酒,可他们没有咱们手里的艾草——因为他们不知道,能让人活下来的,从来不是锦衣玉食,是咬着牙也要撑下去的劲儿。”

士兵们看着她嚼艾草的样子,忽然都沉默了。王奎第一个拿起艾草塞进嘴里,粗声道:“娘的,比黄连还苦!”却没人吐出来。

那天夜里,雨还在下。凌酌月坐在药炉边,看着士兵们轮流嚼着艾草,忽然想起母妃说的“女子如水”。以前总觉得是说女子该柔弱,如今才懂,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能穿石,能载舟,看似最柔,却能托着船,闯过最险的浪。

天快亮时,雨终于停了。凌酌月走出帐棚,看到河面上飘着层薄雾,对岸的敌军营帐隐约可见。王奎带着几个士兵,正在给木筏缠麻绳,见她来,咧嘴笑:“公主放心,这木筏结实着呢,保管能把弟兄们送过去!”

女眷们也起来了,正蹲在河边搓麻绳,冻红的手指在湿冷的绳子上翻飞。那个双丫髻小姑娘看到她,举起手里的麻线:“公主你看,我们搓得够长吗?”

凌酌月点点头,目光越过河面,望向京城的方向。那里有她的仇人,有她的过往,更有她想守护的东西。

“秦风,”她回头,看着拄着拐杖走来的秦风,“准备好了吗?”

秦风挺直脊背,断臂处的绷带虽旧,却系得很紧:“末将随时待命。”

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永定河上,像铺了层碎金。凌酌月望着木筏上的士兵,望着搓麻绳的女眷,忽然觉得,她们手里的不是木筏和麻绳,是能载着所有人过河的船。

这船或许不华丽,却足够结实,能扛住风浪,能载着她们,驶向想去的地方。

而她,会站在船头,像所有撑船的人那样,稳稳地握住篙,哪怕手心磨出了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