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粉乃是七月的一道应季小食,将莲藕切丁,磨成石榴籽大小的圆粒,用杨梅水及胭脂粉染色,并裹以绿豆粉,继而将藕粒倒入提前吊好的鸡汁里小火煮沸,熟则如石榴籽,故名“石榴粉”。
顾明鹤道:“好,我去给你买。”
待他一离开,楚常欢刻不容缓地泡进浴桶,洗掉满身的浊臭。
这几日疲于奔波,他的肚子有些难受,此番解了束腰方才觉得舒畅。
胸前那片齿印已经结痂,再过几日就能消散了,楚常欢在齿印上抹了些香胰,轻轻洗沐。
怀有身孕後,身子难免变得敏感,刚涂完香胰,楚常欢便红了脸,眼波如秋水,潋滟动人。
他温温吞吞地揉洗,却又不敢贪乐,待洗净之後迅速从浴桶里起身,擦干水渍穿了衣,并不忘裹上束腰和束胸。
少顷,顾明鹤提着一只食盒走将进来,除了他想要的石榴粉外,另有一碗冰酥烙丶一碟莲花鸭签丶一碗冰镇葡萄,以及一碟麻腐鸡皮,皆是夏月消暑佳品。
楚常欢饥饿难耐,当即拿起调羹,舀一勺石榴粉快速咀嚼。
顾明鹤微笑道:“慢些吃,别噎着了。”
楚常欢两腮里塞满了石榴粉,看向他道:“你不饿吗?”
顾明鹤道:“我也吃。”
吃饱喝足後,楚常欢餍足地倚在圈椅上,打了个饱嗝。
许是方才贪吃未能管住嘴,以至于这会儿将肚子撑大了,饶是裹有束腰也无济于事。
楚常欢本就心虚,乍见如此,更是害怕,于是赶在顾明鹤看过来之前迅速坐直身子,并若无其事地饮了一口紫苏水。
如今顾明鹤已与候在庆州城的属下汇合,明日天不亮就要动身,渡了洛水前往晋州,继而北上,过汾州和太原府,终至雁门关。
此行路遥,即便是日夜兼程也要半个月才能出关,顾明鹤不敢耽搁太久,他必须赶在梁誉追来之前离开中原。
不知不觉,星月高悬。
入了夜,气温转凉,楚常欢趴在窗槛上凝望着头顶的皎月,神色呆愣,似在走神。
离开兰州时正值七月初七,如今月已圆,算算日子,已经过去六七天了。
也不知球球过得如何了……
“欢欢——”在他思念小狐狸的间隙,顾明鹤行至身侧,揽住他的腰,问道,“在想什麽?”
楚常欢迅速回神,道:“我没去过关外,也不知能否适应那边的生活。”
顾明鹤温声安抚他:“北狄有许多汉人,你会慢慢习惯的。”
楚常欢问道:“我们以後还会回中原吗?”
顾明鹤摇了摇头:“不回了。”
楚常欢垂眼,神色略微有些暗淡。
顾明鹤注视着他,不露声色地道:“你不舍得离开?”
“自从我爹被贬至臯兰县後,我们父子就见过一次面。”楚常欢喃喃道,“此番走得无声无息,爹若是知道了,定会担忧。且我自幼就没让他省过心,如今他已年迈,我却不能尽孝膝前……”
说罢,嗓音已然哽咽。
顾明鹤放宽了心,抱住他,柔声道:“是我不好,连累了岳父。待落脚後,我再把岳父接来北狄安享晚年,欢欢意下如何?”
楚常欢抹了泪,从他怀里挣脱,行至案前坐定:“爹虽然被贬,但到底是大邺的臣子,他若去了北狄,定会背负不忠的骂名。爹不会同意的。”
顾明鹤目光微凝,总觉得楚常欢不愿意随他前往北狄。
正思忖时,却听楚常欢叹息道:“罢了罢了,不想了。明鹤,我要吃葡萄。”
从前在侯府时,顾明鹤事事惯着他宠着他,就连葡萄也是剥了皮亲自喂与他吃的。
现下他这样撒娇,令顾明鹤倍感愉悦,遂洗净手,在桌案另一端坐定,剥一颗葡萄递了过去:“张嘴——”
楚常欢张开嘴,咬走他指尖那颗被冰块浸泡过的葡萄,冰凉甘甜,饱满多汁,甚是爽口。
顾明鹤接连又剥几颗,逐一喂给了他。
到最後,竟起了捉弄的心思,举着手,对他道:“欢欢,擡头。”
楚常欢乖乖地仰着脖子,等他把那颗葡萄丢进自己嘴里。
粉色的舌头轻贴着下唇,在烛影中泛着莹润的水光。
它在期盼。
顾明鹤眸色微暗,倏然拈动指腹,将葡萄肉捏碎,甘甜的汁-液沿指尖淌下,尽数滴进他的嘴里。
楚常欢虽然吃惊,却也一一咽下,喉结在修长的脖颈上滚动着,令人挪不开眼。
一碟葡萄就要见底,顾明鹤担心他吃太多积寒,便没再继续,转而净了手,对他道:“夜渐深,早些歇息罢,明日还要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