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衣带诏“这可成了鸿门宴了”
车轱辘话来来回回都听惯了,衆人入座,随後北军陈仗而立,六十五枚青铜编钟坐落一侧,太常寺设乐,配有竽丶笙丶琴等共奏宫廷雅乐。
太官令丶汤官令设宴,备蟹粉狮子头丶黄焖鱼翅丶梅花鹿蹄筋丶胃脯丶莲叶羹等各色菜肴百道,极尽奢华,殿外,更有百戏角抵丶丸剑歌舞,引大象丶孔雀等入场,叫人应接不暇。
宴席之上云淡风轻,你来我往相谈甚欢,但实则每个人私下都或多或少的隐藏了不少痕迹,试探也好丶争斗也罢,总归没一个人是闲着的。
秦祉刚饮下一杯酒,身侧的空位上,沈度翩然坐了下来,举杯掩唇道:“差不多了。”
“还有一事。”
沈度刚放进嘴里的菜顿时就不香了,他勉强嚼了几口,咽下去谴责地看她:“还有?殿下,好歹看一眼这什麽地方,普天同庆呢,大家都快乐的日子里你拿我当驴使?”
“这不是你自己说的,什麽足智多谋呀,什麽出谋划策呀。”秦祉顿了顿,继续道,“什麽言听计从呀……”
“现编的吧?”沈度看她,“眼神移开了,你。”
“这说明看重你呀,你看,我就没有把这些事交给他去做对不对?”秦祉手一指,沈度顺势一看,柏萧鹤懒洋洋的擡手,为他的努力举杯。
沈度咬牙切齿:“……我谢谢你啊。”
“替本王传个信,洛水街直通廷尉府西边小门,去给里面的人递个消息,叫他们盯着闻人朗的行踪,一旦此人近日离开都邑,马上传信晋赭贾文勰。”
柏萧鹤思忖道:“你觉得他是故意挑事的。”
“不得不防。”秦祉说。
宴会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终于步入了正题,殿内隐隐交谈声变大了不少,说着说着,也不知是酒意上头,还是旁的原因,有人对着秦祉开了口:
“早前听说殿下遇刺,不知殿下可抓到贼人了?”
“还在查。”秦祉说。
“说到此事。”徐行放下杯盏,悠悠说道,“这人貌似是渡江北上了,我听说後也派了人去查,只是来路不明,当日之事毕竟多有疑虑,朝中各官也难免多思,既有人开了这个口,不若殿下借此说明真相,也免得有人再借此生事。”
徐行这一举并非如他所言是为求证,贾文勰既能当街声称有先帝遗诏,那便不会说谎,所以他的目的也并不在此,而是。。。。。。
秦祉不着痕迹的思索着,视线偏移对上徐行的脸,後者缓缓扯出一个看似和善的笑意,两道视线交汇时,内里暗藏玄机。
“本王也是如此认为,因而特意将遗诏随身带来。”秦祉偏头,崔颉妙了然,从怀中将此呈给小常侍,小常侍双手端着奉于头顶,膝行两步跪在天子芃面前,轻声唤道,“陛下。”
楚芃视线一一自这大殿内的脸上扫过,只觉这些看似忠贞于燕国之士的外表下,尽是狼子野心,无不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坐的位置,温和的笑意下叫人毛骨悚然。
“陛下?”徐行出声提醒,楚芃恍然地从那常侍手中接过,其上笔法雄健丶入木三分,正是他长兄,先帝燕明帝楚珩的字迹。
他端详着这份遗诏,看似仔细实则心思早已不在这里,衆目睽睽之下,他只想找个机会,一个能接触到秦祉的机会。
“的确是皇兄留下的,朕不会认错。”楚芃手指摩挲着遗诏,忽而扬声笑道,“原也是朕知晓的事,这多年不提倒是给忘了,送还回去,叫晋赭王收好。”
小常侍俯首接过,连应道,又再度膝行退了下去,刚起身,只听身後一道沁着笑意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动作:“慢着。”
楚芃心下一紧,险些失手打翻酒器,衆人目光皆随声而动,尽头那端,张陏直勾勾地盯着小常侍的手,未几出声继续道:“虽说陛下已经看过了,但为免落人口舌,至少让徐司空过目。。。。。。”
“何必多此一举,朕。。。。。。”楚芃刚想反驳,却被那人的目光压了回去,最终只收敛神色,略显紧张的望着那个小常侍。
当年皇室党争,都邑上下乱成一团的时候,楚珩尚且没有成年,更不必说楚芃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他本身又并非聪慧,幼年与水火中生存,今时今日被权臣架空,他不信任何人。
可秦祉不同。
在楚芃眼中,秦祉曾一心站在楚珩身後,辗转朝堂,为国为民,他是楚珩的亲弟弟,所以如果这天下还有一人愿意帮他,这个人绝对只能是晋赭王。
于是楚芃不易察觉的看向秦祉,这人正一心瞧着食案上的糕点,完全没有对上他的眼睛。
楚芃心死了,却不料下一秒又被人吊了起来。
“本王倒不曾听说过这样的先例,原来这先帝遗诏不仅需要天子过目,这朝堂百官也要一并看了才可啊?”秦祉声音轻松随意,像是玩笑般随口说的,连同身形动作都一如既往的慵懒,“这可怎麽是好,如此也别让司空一人担此重任,不若传阅观之如何?”
“殿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