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长安城,柳絮纷飞。
太极殿前的广场上,数百名学子整齐列队,翘以待。
今天是开元二年科举放榜之日,也是唐羽推行科举新政后的第一次大考。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喝声,唐羽身着明黄龙袍缓步登上高台。
在他身后,萧玉淑和楚凝玉一左一右,分别着素雅青衫与绛红宫装,端庄肃立。
自宁婉儿死后,后宫一直未立新后,两位贵妃共同协理六宫事务。
"诸位学子。"
唐羽声音洪亮,回荡在广场上空,"今日放榜,无论中与不中,皆是我大唐栋梁之才。"
台下的学子们屏息凝神。
与往年不同,今年参考的学子中,寒门士子占了七成有余——这正是唐羽清洗世家大族、改革科举制度的成果。
礼部尚书手捧金榜,高声宣读:
"开元二年进士科第一甲第一名——江南道林墨!"
人群中爆出一阵惊呼。
这个林墨出身寒微,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在私塾教书为生。按旧制,这等出身连参考资格都难有,如今却高中状元!
"第一甲第二名——山南道张洵!"
又是个寒门学子。
台下的世家子弟脸色越来越难看,有人甚至开始低声咒骂。
"肃静!"
御前侍卫厉声呵斥。
唐羽冷眼扫过骚动的人群,心中冷笑。这些世家子弟至今仍抱着门第之见,殊不知大唐的根基正在于广纳贤才。
他朝徐世泽使了个眼色,老丞相会意,上前一步:
"奉陛下旨意,即日起,废除生徒、乡贡之别,所有学子统一由州县选拔,凭真才实学应试。另增设明算、明法、明医等科,量才录用。"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这意味着世家大族再也无法通过控制官学垄断仕途,而那些曾被视作"杂学"的算术、律法、医术等,也有了晋升之阶!
"陛下圣明!"
寒门学子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地叩。
唐羽满意地点头。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打破世家垄断,广开进贤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铲除门阀政治的根基。
退朝后,唐羽在御书房召见新科状元林墨。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虽衣着简朴,但目光炯炯,举止从容。
"林爱卿。"
唐羽和颜悦色,"朕观你策论中治国当以民为本一篇,甚合朕意。说说看,若是你为县令,当如何施政?"
林墨不卑不亢:
"回陛下,臣以为当从三事着手。一清吏治,二兴水利,三办乡学。"
"哦?"
唐羽来了兴趣,"为何将乡学与吏治、水利并列?"
"民智不开,则良政难行。"
林墨目光坚定,"譬如朝廷下令均田,若有刁吏欺民不晓律法,便敢上下其手。若百姓知法懂法,则奸吏无所遁形。"
唐羽拍案叫绝:
"好一个民智不开,良政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