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後宫清净无人,不会耗费顾宁熙太多心神。新年才过,她便熟习了後宫事务,担起了中宫之主的本职。
顾宁熙下的第一道懿旨,便是选立朝中一品诰命夫人丶齐国公正妻顾宁婉为後宫正五品尚宫,助她分理宫务。
齐国公府离皇城不远,阿姊一旬中有五六日可以入宫,仍回国公府居住。
一如成婚之前,顾宁熙同样参理政务。
适逢春日里,又到了考课官员的时候。本朝官员每年一小考,评定等第;三年一大考,综合三次等第以决定升降赏罚。
蜀王殿下主政时,将官吏考核标准定为“四善二十七最”。所谓“四善”,侧重的是官员道德品性:“一曰德义有闻,二日清慎明着,三日公平可称,四日恪勤匪懈。”一言以蔽之,“德丶慎丶公丶勤”四字,乃大晋官吏共守的形式准则。而所谓“二十七最”,则是依据不同官职,对官员设立二十七类履职要求。譬如“铨衡人物,擢尽良才”,为选司之最,适用于吏兵二部司铨选之官;“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适用于九寺五监之丞。
以官员所得“善”“最”列为九等,其中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由此推之,职事精理丶善最不闻为中下,居官谄诈丶贪浊有状为下下。
蜀王在朝时,“四善二十七最”已大体完备,新朝改进後继续沿用。朝廷对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考功司负责,考功郎中与考功员外郎分别负责四品以下官员的考校。而三品以上官员多为中央各司长官或地方州府长官,对他们的考核则报呈帝王亲自裁断。
陆憬近来忙于此事,顾宁熙处置完自己手中的事务,饶有兴趣地挪到西侧书案前,在六七品低阶官员的考课奏本中翻寻。
陆憬偶尔擡眸看她,眸中蕴笑。果不其然一盏茶的工夫,顾宁熙挑出了属于宁国公世子林棋的那一封奏本。
她先一目十行阅完,又反复读了两遍。吏部的两名考功郎中与四名考功员外郎都是陆憬亲自任命,顾宁熙赞道:“陛下果真慧眼识人。”
从前蜀王命吏部考课官员,虽定了明细,但往往行事温和折中,更顾及人情。诸如林棋这一类出身勋贵的官员,吏部总是有所偏颇,将考核表定得颇为漂亮。
听顾宁熙毫不掩饰的夸赞,陆憬眸底笑意更甚。官员考课,为的是减少渎职无能之辈,并作为官员升迁丶贬谪的重要依据。若是一味温情脉脉,多方顾忌,那何必如此劳师动衆?
顾宁熙瞧林棋得了下中,谓之“背公向私丶职务废缺”。且不必说他对未婚妻子的算计人尽皆知,单就他在朝为官三年,几乎毫无建树,板上钉钉是要贬谪出京的。
顾宁熙翻开舆图,准备给他选个好地方。
她承认自己有携私报复之嫌,可那又如何?政绩无能怠惰至此,不贬谪他贬谪谁?
落在她手上,算林棋罪有应得。
顾宁熙兴致勃勃地想,後日阿姊入宫,正可以告诉她。就林棋这等才干能力,给她阿姊提鞋都不配。
以林棋作例,朝中透出新风向。太上皇在位时施恩上下,世家子弟有不少入朝为官者。
如今四境渐稳,这些无功受禄丶窃位素餐的勋贵子弟都要被清理出朝,而将朝廷要职留待有真才实干的有识之士。
林棋首当其冲,顾宁熙亲自拟旨,正好拿他震慑朝堂。大晋朝廷容不下这等饱食终日丶碌碌无为之徒。
既要贬黜庸臣,当然更要选贤举能。
三月春闱,由顾宁熙主理。她亦需要在朝中有自己的亲信,否则参政终归是如空中楼阁,难以服衆。
开科取士,正是眼前良机。
况且顾宁熙一甲探花出身,比陆憬对科举更熟悉七分,对多年来科考中的流弊更是了如指掌。
离春闱两月有馀,她有闲暇加以修正。
陆憬与顾宁熙渐约定俗成,六部事务中,陆憬掌吏部丶兵部丶刑部,顾宁熙逐步接手户部丶礼部丶工部。对外用兵仍以陆憬为主,馀下闲散政务则由闲暇者阅之。
二人有商有量,往往午後就能将一日政务处置毕,晚间就添了许多空闲。或对弈品茗,或作画赏景。逢二人都有闲暇的日子,还可去御苑策马,校场习射。
顾宁熙的箭术多有进益,虽说施展出去仍会丢陆憬的脸。
但无妨,顾宁熙一箭利落飞出,对自己能命中箭靶很是满意。
天气渐回暖,春花次第绽放。
月下赏花,更是别有一番意趣。
顾宁熙鬓边被陆憬簪上一朵新开的海棠,眸光流转间几有夺魂摄魄之姿。
明月无声,寝殿内散落的衣袍陆陆续续从窗畔直到榻前。
最後一件小衣飞出帐中,榻间春色旖旎,海棠盛放。
虽非清晨,但花蕊间已饱润晶莹露珠。
“明日有朝会!”面颊绯红的顾宁熙无力推他,以言辞警告着迟迟不肯退出去的人。
“你明日还要不要上早朝?”
落在精力有馀的陆憬耳中,却是顾宁熙可以答应再来一回。
他从善如流,将人换了个姿势扣于身下。顾宁熙看不见他,指间攥着锦衾,感知着他的动作,帷幔晃动得愈发急。
月白风清,春光无限。
【作者有话说】
今天状态不太行[可怜]明天有1。1w的加更哦,会慢慢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