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
说好好吃一顿,可家里也实在没什麽东西。晚饭就是是粟米和豆子煮的粥,家里已经没有油了,赵绣娘用盐凉拌了个黄瓜,又用自家做的豆酱炖了个豇豆。想了想,又从柜子里拿了两个个鸡蛋,加了些盐和水打散,上锅蒸了。羽哥儿之前流了那麽多血,得好好补补,家里还有三十几个鸡蛋,都是沈宁羽病着,乡亲邻里来看望带来的。
饭桌上,赵绣娘直接把蒸蛋放在沈宁羽前,沈翠翠看了一眼黄嫩嫩的蛋,就赶紧收回了眼神,能吃上不掺米糠的粥她已经很满足啦,羽哥儿是家里男子汉得吃好些呢。
两个小的正在桌子下边抱着赵绣娘的大腿,等着投喂。
沈宁羽先没动蒸蛋,就着菜喝了几口粥,他有些饿了。然後便端起蒸蛋,拿勺子挖了两大勺放进沈翠翠碗里,再叫两个小的来自己这吃。
“羽哥儿?”沈翠翠看着碗里的蒸蛋却不敢吃,只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娘亲。
赵绣娘也见了,有些惊讶沈宁羽这番做派,说道:“羽哥儿,这是给你特意做的,你身体还没好利索,得补补呢。”
两个小家夥见赵绣娘把碗端高了,沈宁羽又拿着碗叫他俩,便都颤巍巍的冲过来,晴儿动作快,一把抱住了沈宁羽的一条腿,张着手要吃的,朗儿後来被姐姐挡住了,只好长着两只手啊啊的叫,沈宁羽用勺子挖了点蒸蛋,吹了吹了喂给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夥。
“就是流了点血,没什麽大事,躺两天就好了。”看沈翠翠看着自己碗里的蒸蛋不动筷子,沈宁羽笑道:“翠翠快吃吧,咱家今年粮食够吃呢,等过些日子卖些粮食,再去捉几只鸡来养,便日日都有鸡蛋吃了。”
沈翠翠还是没动,又看着赵绣娘,赵绣娘神色有些复杂,把沈宁羽碗里的蒸蛋接了过来,自己喂孩子,又冲沈翠翠说道:“羽哥儿给你的,吃吧。”嗓音有些哑。
沈宁羽摸了一把姑姑的小黄毛,也继续吃起饭来。
待吃了饭,天有些暗了已经,沈宁羽让沈翠翠也到正房来睡,她自小就跟着亲娘睡,这两天赵绣娘在正房看孩子,因不知沈宁羽什麽态度,也没敢让她过来,小姑娘自己睡在厢房,说不定也害怕呢。
“今日天晚了,等明日收拾收拾房间,你和翠翠就搬过来吧。”
赵绣娘应了。沈翠翠很欢快,她也不想一个人睡呢。
沈宁羽身体还虚,虽然白天睡了不少,到晚上还是倒头就睡了,倒是省得过多思虑了。
一夜光怪陆离的梦,一会儿是在公司上班,键盘却不知被谁偷走了,怎麽都找不到。一会又是李秋娘哭着跪在另一个自己面前,不知在哭诉什麽。天刚亮沈宁羽就醒了,他估计也就凌晨四五点的样子,早睡早起目标达成了。
赵绣娘已经在打扫院子了,沈宁羽和她打完招呼,便出门了,他躺了好几天打算出去随便走走。小岭村就在山脚下,山也不是什麽名山,因有人在雨後有人在山里见了一头神俊的青牛,大家便叫他青牛山。他家位置靠近青牛山,走了一会便出了村,眼见便是一片已经收割了的农田,过了农田便就是山了。
早晨空气凉爽,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的,沈宁羽呼吸着好到超标的空气,伸了伸胳膊腿,觉得身体恢复了很多,回头看村里已有要出门干活的人家飘起炊烟。青山,村舍,炊烟,人家,他仿佛是在一幅乡间古画里了。
待回家吃了早饭,便让翠翠带着两个小的在院子里玩,沈宁羽和赵绣娘开始收拾李秋娘夫妇的屋子。
李秋娘走的时候除了钱别的没带走多少,屋里还有些沈长文的旧衣,李秋娘一直收着,两人把这些衣服都拿出来了,沈宁羽让赵绣娘收着。
“姨奶看着改改,给家里人都添件衣服。”从李秋娘衣服里扒拉出一件看上去还算好的,道:“这件平日里见我娘穿的还少些,姨奶给自己改改穿吧。”村里人大多不会嫌弃旧衣服,沈家这条件更不会了。“等有钱了,咱们再买新的。”
赵绣娘满脸笑意摆弄着衣服:“哪里就用穿新衣了,衣服改改都能穿,只是要不要挑出来几件,万一你爹娘回来……”
“他们十之八九都不回来了,纵使回来了又怎样,不给他们留!”
“好,衣服好改,我抽空便做了。”
赵绣娘是个老实人,未嫁人前听父母的,嫁了人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听继子的,继子离家了,她又听儿媳妇的,现下她很自然的听沈宁羽的。
收拾完屋里原先的东西,又把招赵绣娘和沈翠翠的东西从厢房里搬进来,都干完了就到中午了。
早上还是喝的粥,沈宁羽没让赵绣娘掺米糠,就是豆子和粟米煮的,一人一碗,锅里剩下些给两个小的加餐,小孩子不禁饿呢。其实沈宁羽也不禁饿,可现下这个时代一般人都是一天吃两顿的,早上一顿,中午一顿,虽说是中午吃,叫做午饭,可吃饭得下午了,沈宁羽估计得两三点左右。听说县里府里的有钱人夜生活丰富才会一日三餐。
沈宁羽在院里拽了根黄瓜洗了洗,“咔咔”嚼了,宣布他要午休了,还让家里人一起。这大太阳的,还没饭吃,只好睡觉了。
不过他倒是没进屋,让赵绣娘帮忙把书房的一张小木塌搬出来放在了枣树的阴凉下,他就睡这了,他得等着他的五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