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松风渡月是什么意思啊 > 风声鹤唳(第1页)

风声鹤唳(第1页)

风声鹤唳

大相国寺的风波传到卢府时,卢思菀正在窗前临帖,笔锋悬停在静字最後一笔上,侍女进来将此事禀报。

“备车,去国公府。”这几日家中祖母染恙,她侍疾在侧,又被父亲隐晦地提醒莫要过多牵扯进崔家与兵部,故而强忍着担忧未去探望。可听闻崔泠在大庭广衆之下被如此构陷,她再也坐不住了。

什麽避嫌,什麽风言风语,在挚友面前,都算不上事。定国公府的门房见到卢家小姐的马车,恭敬地引了进去。

卢思菀步履匆匆,直奔崔泠书房。

崔泠正在批阅账册,阿满坐在一旁的小几上,面前放着饱满圆润的枇杷,她正仔细地剥着果皮。

卢思菀推门而入,她一眼看到安然无恙的姐妹俩,悬着的心才落下,快步上前抓住崔泠的手上下打量,“你们没事吧?寺里的事我都听说了。永嘉她她简直欺人太甚!阿满,你吓着没有?”她转向阿满,眼中满带着担忧。

崔泠反手轻轻拍了拍卢思菀的手背,“莫急。你看,我们不是好好的麽?”她笑着,“不过是些不入流的下作手段,阿满应对得很好,没让她们得逞。”

阿满将剥好的枇杷肉放进小碟里,献宝似的推到卢思菀面前,“快尝尝,庄子送来的老枇杷树结的第一茬果子,可甜了。寺里那点小事,我才不怕呢,有阿姐在,她们讨不了好。”

卢思菀紧绷的神经终于慢慢放松下来,她接过阿满递来的枇杷放入口中,“真甜。”卢思菀舒了口气,在阿满旁边坐下,“永嘉行事乖张,这次不成,只怕还有下次。”

崔泠拿起一颗未剥的枇杷,指尖摩挲着果皮上的绒毛:“她越着急,破绽反而越多。”她看向卢思菀,语气柔和,“倒是你,祖母身体可安好?”

卢思菀叹了口气:“陈年旧疾了,反反复复。父亲他……”她顿了顿,有些难以啓齿,“父亲近日被户部的公务缠得焦头烂额,又听闻了些风声,所以……”

“伯父身在其位,谨慎些是应当的。”崔泠点点头,“礼部清贵,最重名声清誉,远离是非之地是明智之举。你的情谊,我知晓的。”

“说什麽傻话!”卢思菀握住她的手,“我们之间,何须这些虚礼。但若有我能做的,你尽管开口。至少陪你说说话也是好的。”她看着崔泠眼下淡淡的青影,“你看你,又清减了。账册文牍永远看不完,兵部那边……”

提到兵部,崔泠的眼神微凝。她示意阿满再去洗些枇杷来。

阿满会意,细心地把门带上。

书房内只剩下两人,气氛沉静下来。

崔泠压低声音:“兵部核查,咬得很紧。他们似乎认定了北境军需账目有问题。”

卢思菀也压低声音:“礼部虽不涉钱粮军务,但父亲偶尔归家提及朝中风向,语焉不详,此次风波背後,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崔泠沉吟片刻,“西越使团即将入京?”

“是,父亲正为此事筹备,忙得不可开交。”卢思菀点头。

西越与我朝边境,尤其是西南边陲,商贸往来频繁。粮丶盐丶铁器皆是重要物资。”崔泠缓缓道,“当年北境大雪灾,朝廷紧急调粮,除了征集,是否也曾通过某些渠道,从西越或其他藩属国临时采买过粮食,尤其是通过一些民间背景复杂的大商号?”

“你是怀疑当年那批问题粮的来源,可能与两国贸易有关?有人想掩盖这条线?”

崔泠点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兵部和户部查国内账目,若有人做了手脚,必然严丝合缝。但两国贸易,涉及邦交丶商贾丶地方官吏,环节更多,水也更浑,反而可能留下不易被察觉的破绽。”崔泠分析道,“而且,若真涉及跨境,礼部因接待使团,反而可能接触到一些外围信息。”

“我明白了,”卢思菀心思电转,“父亲近日忙于使团接待,府中常有相关文书誊录或宴席筹备的琐事。我可借帮忙整理誊抄父亲带回家的非核心文书丶或打听筹备宴席所需采买名录的机会,留意是否有与五年前赈灾大商号相关的名字出现,尤其是涉及与西越或其他外邦商贸往来的记录。若有,或许是条线索。”

“思菀,此事只需留意,不必深挖。有蛛丝马迹,记下告诉我即可。”

卢思菀郑重道:“我知轻重。”

---

阿满谨记崔泠的叮嘱,不再靠近後厨。

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府中人员流动同样频繁的浆洗房和靠近外院马厩的下人聚居区。

她依旧是那个待人友好,手脚勤快的表小姐,帮着浆洗房的嬷嬷们分拣晾晒衣物,或是蹲在马厩旁看小厮们刷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这一日午後,阿满在浆洗房帮忙。几个粗使仆妇正将晾晒好的衣物收拢叠起,其中一人嘟囔着:“这王娘子也真是,前儿送来的那件外衫,袖口沾了好大一块墨渍,洗都洗不干净,害我被嬷嬷说了几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