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奖赏(抓虫)
这头出了问题,剩下的工程便做不下了,贾环拧眉沉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此时,石头从府城驾着马车回来了,车上是简易的车板,上面装满了果苗,後面还跟着两辆马车,都是果苗。
贾环叫人将果苗卸了下来,先安排人种果苗,水利的事情可以慢慢研究。
贾环回去又拿起了毛竹,仔细了查看,做了各种方案,研究了半天,这才明白了问题。
他做了一节带小孔的竹筒做缓冲,每五根竹管後,就加一节这个东西,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水流速度,水流慢了,管子就不会因为压力的问题而爆裂,漏水。
村民们按照这个方法重新架设,果然解决了问题。
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清澈的井水终于顺着竹管汩汩流进了半山腰新建的蓄水池,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三爷看着年纪小,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真是厉害啊。”
“果然是京城里来的少爷,什麽都会。”
“这样子的话,以後山里是不是也能开荒了?”
这话一出,当即不少人都看向村里的荒地,若是有水,荒地也不是不能开垦出来,慢慢侍弄,以後也是宝地啊!
贾环又做了几块木板闸门,通过它们可以控制水流向不同区域,使得每块地都能得到适量的灌溉。
一个族老走过来,看着通向山顶的水,赞叹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麽精巧的水利,三爷真是好巧思。”
贾环望着蜿蜒山间的竹管,他谦虚道:“《齐民要术》有载,蜀地山民自古就有用此法,我只是因地制宜,稍加修改而已,当不得大家如此夸赞。”
老人说:“那也是三爷博学,人人都道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还是要读书。”
贾环笑了笑,忽然想起,秋闱应该放榜了,也不知道季霖和唐尧的成绩如何。
忙碌了好些日子,贾环累的够呛了,放榜时间都错过,正巧有人来通知他,说是季霖中了头名,季家明日办宴席。
贾环让周娘子帮忙准备了厚礼,又检查了自己的功课,按照他对季霖的了解,他必定要问自己的功课。
次日,贾环带上了贺礼,唐钰走不开,便让村里一个会驾车的跛脚老汉驾车去,正好他也认得季霖的村子。
季家贫寒,三间瓦房小院,今日都挤满了人,院中摆着借来的桌子,几个妇人正忙着端菜,肉香晃着新酿米酒的香甜,引得几个孩童围着竈台打转。
贾环下了马车,引得不少妇人的打量,今日的他又穿上了那身淡蓝色竹纹锦袍,戴了发冠,身後还跟着一个小厮,是何青的小侄子何向峰,为人机灵,且心细,今日被唐钰安排来跟着贾环。
季家村的村长迎了上来,“哟,三爷来了,真是贵客临门啊,竟不知三爷还认得季举人。”
因着贾环大力种树,又制作了水利的事情,季村长也曾去了一趟,所以认得贾环。
贾环说:“小可如今正跟着季举人做学问,先生中了解元,学生怎能不来道贺?”
他和何向峰将车上的礼拿了下来,季村长让自家媳妇帮着提到屋里,除了上好的文房四宝,还有几个礼盒丶三匹布。
季霖正和唐尧丶同窗等人说着话,听到贾环来了,迎了上来:“文瑜,你来了。”
贾环,字文瑜。贾环送礼拜学的时候,还没有取字,为了方便,季霖便给他取了一个。
“恭贺先生,夺得魁首。”贾环上前拱手揖礼。
季霖说:“听闻你最近事不少,还当你忙碌不得闲过来。”
贾环笑说:“先生大喜,自然是要来的。”
季霖擡眼看到村长媳妇手中的礼,其中有一匹布是杏红色的,他低声说:“说来,我自府城回来,还没能亲自上门给你道谢,集市那事,多亏你及时。”
贾环说:“能帮了先生就好,其他的不必再提。”
季霖当即不再说此事,毕竟事关自己的未出嫁的妹妹,贾环再如何,也是外男,且见贾环的态度,当真是因为自己才出手相救,这才放心,他欣赏这个学生,但是自己妹妹和他不相配。
贾环还见到了唐尧,和当日一起进入考场的那位学子,他们二人也中举了,唐尧十名,而那位学子名次则比较稍後。
贾环静坐一旁,听着他们还在讨论学问,不由得心生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