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主角穿越红楼 > 兴修水利(第1页)

兴修水利(第1页)

兴修水利

两日後的清晨,鹰嘴涧山谷外围聚了不少人,既有周允带领的丶负责操作火药的精锐兵士,也有闻讯赶来丶翘首以盼的附近村民。

贾环也被要求站在远离爆破点的安全地带,由护卫牢牢护着。

“都退後!捂住耳朵!”周允厉声下令,再次确认所有人已撤离至安全距离後,他亲自带领几名经验丰富的工兵,将小心安置好的火药引信点燃。

贾环紧紧捂住双耳,心脏因紧张而怦怦直跳。只听“轰隆”几声沉闷而巨大的巨响接连传来,脚下土地都为之震颤!远处山谷入口处烟尘弥漫,碎石飞溅。

待烟尘稍稍散去,衆人屏息凝望,只见那原本死死堵塞住河道口的几块巨型岩石,已然被炸得四分五裂,露出了後面黑黢黢的洞口。

短暂的寂静後,不知是谁眼尖,第一个惊喜地叫喊起来:“水!有水出来了!”

衆人循声望去,果然看到先是细细的水流从岩石缝隙中渗出,很快,水流变大,汩汩地顺着被炸开的通道流淌出来,虽然水量还不算汹涌,却足以让所有期盼已久的人热泪盈眶!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老天爷!有水了!咱们有救了!”

百姓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的跪地叩拜,感谢上苍,更感谢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裕安爵爷。

贾环在护卫的簇拥下快步上前,看着那逐渐湿润的河床和流淌的活水,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当即高声宣布:“水源已通,接下来便是修建水渠,将水引到咱们的田地里,老规矩,自愿报名,管饭,发工钱!”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四方。虽然报酬不算丰厚,但报名修渠的人却络绎不绝。这不仅是为了那点活命的口粮和铜板,更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土地丶自己的将来。

家里春耕忙完的男丁,甚至一些力气大的妇人,都纷纷赶到报名点。

贾环根据水渠规划路线,将工程分段划给沿途各个村落,明确告知:“这段水渠流经你们村的土地,将来用水便靠它了,工程质量,由你们自己村的村长和族老负责监督!”

这一下,各村都铆足了劲。关系到自家田地的命脉,谁也不敢懈怠。

村长们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严厉,每日巡视,仔细检查渠壁是否夯实丶走向是否笔直丶接口是否严密。

于青在巡查时,曾发现邻村有两个汉子偷懒耍滑,砌的石头歪歪扭扭,当即指出。那村的村长闻讯赶来,二话不说,当着衆人的面狠狠训斥了那两人,并责令他们立刻返工,还要扣减当日工钱。

自那以後,再无人敢敷衍了事。

工地上,除了忙碌的村民,还有一群特殊的身影——被押解来看管着干活的鞑子战俘。起初,百姓们见到这些昔日烧杀抢掠的敌人,都面露恐惧,纷纷避让,工地气氛一度紧张。

贾环得知後,亲自来到工地,对惴惴不安的百姓们解释道:“大家不必惊慌!这些人是战俘,如今是戴罪之身,在此地将功折罪。有官兵严密看守,他们不敢造次。大家各干各的活,当他们不存在便是。”

衆人见那些鞑子俘虏确实被严密看管着,只埋头清理炸开的碎石丶搬运土方,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分到的饭食比他们少,更没有工钱可拿,心里的恐惧和敌意便渐渐淡了。

有时休息,还能听到一些懂几句胡语的士兵和俘虏断断续续的交谈。

一个面容黝黑丶身材瘦高的鞑子俘虏,望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和百姓脸上罕见的希望光彩,用生硬的官话混杂着胡语对看守嘟囔:“我们…那边,去年白毛风,又干旱,草场死了,牛羊也死了,开春,早就没吃的了,饿,只能抢…”

他指了指正在修建的水渠,“这里干活,苦,但,爵爷给饭吃,能活。”

旁边听到的百姓中,有人沉默了下来,低声对同伴说:“前几年咱们这儿大旱,不也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为了活命,啥事干不出来?唉,都是苦命人…”

另一人接口道:“是啊,好在如今朝廷派了爵爷来!带着咱们找水丶种地丶修渠…总算有了活路!”

“对!爵爷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这些话,或多或少也传到了那些鞑子俘虏耳中。他们看着这边虽然艰苦却秩序井然丶充满希望的景象,再想想家乡的凋敝和战争的残酷,不禁私下里用胡语低声交流:

“要是…我们头人也能像这位爵爷一样,带着我们找水种草,而不是只会带着我们去抢丶去打仗…该多好。”

“在这里干活是累,可至少…能吃饱,不用提心吊胆,明天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

“谁想打仗?都不想…可是,我们的家人还在那边…怎麽办?”

“听说大官们在谈判了,不知道,会怎麽处置我们…”

提到家人和自己未知的命运,这些俘虏们都陷入了沉默,只能更加用力地挥动着手里的工具。

事情交代完毕,贾环又去找了几个木匠好手,他将水车的图纸拿了出来,因为河水和地势有一定的落差,他需要重新制作几个合适的水车。

贾环将图纸摊开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上,指着上面结构复杂却清晰明了的图形解释道:“几位师傅请看,这便是水车。依靠水流冲击之力,带动这巨大的轮盘转动,轮盘周边的竹筒或木斗便能将低处的水舀起,待到高处时自动倾倒入旁边的水槽,再经由水渠流向农田。”

一位姓鲁的老师傅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图纸,又比划着河岸与坡地的,沉吟道:“爵爷,此物构思精妙,确实能规划解引水之困,只是···您看,这河岸与坡地的高度,寻常小水车怕是力有未逮。需得造一个大家夥,轮盘直径至少得三丈以上,方能将水提到足够的高度。”

另一位李师傅补充道:“不管要大,用料也得扎实。北地风大,水流冲击力也不小,若结果不牢,恐有散架之险。尤其是这株洲,非得选百年以上的硬木不可,需要得阴干数年,韧性方足。”

贾环微微蹙眉,他倒是没有考虑到这麽多,“多亏了二位师父提醒,木材的事情,我即刻吩咐人去寻找。”

他又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与师傅们继续探讨: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用铁件加固关键榫卯之处,增加牢固度。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水车下方修建一个简易的石堰,略微擡高水位,增加冲击力…”

几位老师傅围着图纸,就着实地情况,与贾环热烈地讨论起来,从轮叶的角度丶竹筒的固定方式,到水槽的倾斜度,逐一推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