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32章是她嫁进纪府以来,过……
方盈懂了,家常闲话,谈到此处便可以了,她接回前话:“真能选的话,我想做个学官。”
“这个好。”纪延朗赞同,“为国选材或者教书育人,都是极清贵的。”
方盈笑着推推他:“你还认真评点上了。”
纪延朗也笑,笑完了问:“说起来,你二表哥可有信来?他今年又去考了吗?”
“不知道。”方盈摇头,她没回过娘家,冬至节礼都是打发人送过去完事,同继母那边更是无事不通消息,方荃过来玩也没提过外祖家。
“等我改日问问大表哥吧,他应当知道。”
说起大表哥,方盈想起来问:“他那个营,会不会被裁?”
纪延朗道:“放心,大表哥在那营里是数得上的精兵,再说还有我盯着呢。”
方盈点点头,看时候不早,放下书卷,问纪延朗想吃什麽,叫人去厨房点菜,又叫乳娘把鸿儿抱过来,玩了一会。
自打李氏去镇州,带走了很多自恃劳苦功高的奴仆,方盈和岳青娥管事都轻松不少,厨房厨娘对她们二人更是从无二话,想吃什麽丶不管到没到饭时,都是打发人说一声的事。
是以方盈虽时常想念婆母,也还是觉着这段时日是她嫁进纪府以来,过得最舒心畅意的时光。
当然这种舒畅,同她与纪延朗的两情相悦亦分不开。
他在床笫之间的改变,还有他提议的白日共读兵书,真正让他们两个亲密无间起来,方盈也终于体会到什麽叫情投意合丶如胶似漆。
快活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过了年,上元节纪延朗说话算话,带方盈和侄女怀芸出去看了花灯会,没两日裁军的诏令就下来了。
事情果如纪延朗所料,此次裁军不涉及他们这几支新组建的骑军,不但如此,二月里官家再次巡幸西京,还点了他们几营随扈。
“要不我偷偷带着你去吧。”纪延朗抱着方盈,万分不舍。
“我倒是真想去瞧瞧洛阳是什麽样。”方盈侧脸笑道。
纪延朗低头亲了亲她,道:“那到时候你女扮男装,假作我的随从……”
方盈拆穿道:“少唬我,随扈还能带随从?”
纪延朗将脸埋在她颈间笑了两声,又轻轻一叹:“不行只能把你装行囊里了。”
方盈伸手在他腰间掐了一把,纪延朗讨饶,两人笑闹一阵,重新躺好,他才道:“我是担心官家这一去,又想迁都。”
“是啊,”方盈想起来了,“上次巡幸西京,迁都和裁军可是一块说的。”
纪延朗一愣,接着猛然坐起:“对啊!我怎麽把此事给忘了!”
方盈先是被他惊了一下,继而笑道:“原来你不是从裁军这里想到的。”
纪延朗侧身看着她,摇头:“我只是想起上回西巡……如此说来,这两年间,官家一直不曾放下此念。”
“你不是说开封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也许迁都确实更好呢?”
“好不好,咱们也闹不清楚,”纪延朗重又躺下,叹道,“但兹事体大,不说别的,真迁了,咱们这府邸怎麽办?我们三兄弟都在朝为官,是不是都得迁去洛阳?”
“是啊,各官署衙门,文武百官……还有秦王,”方盈同纪延朗对视一眼,“刚把开封府上下理顺……这次卫王还随驾麽?”
纪延朗摇头:“只点了岐王蔡王。”他想了想,又说,“如今看来,迁都之议,连同裁军,都不可能是卫王提出来的。就算经他之口提了,也绝不可能是他想出来的。”
方盈赞同:“应当是官家早有此念。这两年胡人连番来犯,连我都瞧出收复幽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若从长远打算,也许……”
“我突然想起来,押送废楚王那回,不是到西京接了皇後麽?当时我就听说洛河已经开凿疏通,也有粮食运过去,只是比起汴河仍旧浅窄,但只要官家下了决心,不惜人力物力……。”
纪延朗寻思一回,最後道:“明日得给父亲写封信。”
方盈赞同,若真要迁都,他们家是得早作准备。
第二日纪延朗去到营中,找上司探了口风,回来告诉方盈:“这事怕是已有五分准了,此次裁军,编入厢军的,有一半是去洛阳。”
“疏通河道麽?”
纪延朗点头:“应当是。你近来要去探望王妃麽?”
方盈问:“你是想?”
“若真有此事,按理说秦王殿下早该知道了,但万一……咱们该不该提醒一二?”
“我打发人去问候一声吧。”方盈道。
这事交给她,纪延朗便不操心了,叫人研墨,自己提笔给父亲写信,等方盈那边安排好了,又问她要不要顺便给母亲写一封信问安。
“你多写几句不就好了?娘看你写的信,准比看我写的要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