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愿望她想周临锦的眼睛永远都不要再好……
三日後,杨氏一行人啓程出发。
周临锦和沈莲岫一同送她们前往别院,别院并不远,一天足够来回,杨氏甚至安排了一行人先行前往京城外的宝光寺礼佛上香,宝光寺就在别院附近,上完香之後再去别院正好,等用了午食之後,便让周临锦他们回去。
几人卯时天刚亮就出了城,到宝光寺时是辰时三刻,正是香客最多的时候。
宝光寺知道诚国公府要来人,早早就叫了一个小沙弥在山门处等着他们,将他们往里面引进去。
一入宝光寺,即便周遭香客游人衆多,但喧哗者却少,再加上宝光寺建在山间,四周树木高大,绿荫遮天,更显得环境清幽,仿佛入了另一重世界。
杨氏由周仪韶陪同着去找住持说事情,留下周临锦和沈莲岫带着珠儿,沈莲岫见香客们都在大雄宝殿上香礼佛,便也打算去拜一拜。
她本来打算自己一个人就去了,但是又不好留着周临锦一个人看管珠儿,便问:“要不要一起过去?”
沈莲岫以为周临锦不会想去,他却出乎意料地点了点头。
于是沈莲岫便一手拉着周临锦一手又牵着珠儿进了大殿,好在此时殿中香客正好少了一些,稍稍等了一会儿,便轮着了他们。
珠儿先学着那些香客一样跪了下来,然後两只小手一合,装模作样地闭上眼,很快又睁开,从地上起来。
“舅父,舅母,我许完愿啦!”珠儿仰起头对他们说道,“你们也快许愿!”
沈莲岫让珠儿在旁边乖乖站着等他们,然後才站到周临锦身边。
她倒也不和周临锦提前说什麽,反正地方她给他引到了,至于怎麽做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谁知就是那麽巧,沈莲岫才往下跪,周临锦也跪了下来。
他看不见,自然对两人的动作不得而知,倒是沈莲岫看了他一眼,而後又赶紧收回目光,生怕自己在菩萨面前心不够诚。
沈莲岫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地拜了三拜。
要许个什麽愿望呢?
沈莲岫睁开眼睛,先是望着面前的金身大佛。
她当然希望自己替嫁的事不要被发现,永远不要被发现。
但若是许下这个愿望,是不是就代表着……她想周临锦的眼睛永远都不要再好起来?
非此即彼,没有第三条折中的可能。
不知何处传来的诵经声,如冷泉一般一丝一丝地往沈莲岫的脑子里渗,她的灵台渐渐澄澈明净起来,心中千般念头闪过,她转过头去看身边的周临锦。
此刻周临锦也已经拜完了,正闭着眼,似乎也是在许下什麽愿望。
沈莲岫再度闭上双眼。
她在心里郑重地默念起一句话,她希望周临锦的眼睛能赶快好起来,重新见到光明。
後面还有许多香客等着,沈莲岫许完愿之後便赶紧起了身,他们三人又一同等了一会儿,杨氏便与周仪韶回来了。
杨氏连日来都为家里的事而愁眉不展,此时倒是看起来轻松了许多,与他们说道:“和住持说了一会儿话,我心里好受了不少,等再多添些香油钱,咱们家往後一定顺顺利利的,你们父亲在外面也平安。”
杨氏的身子到底还没大好,又一早起来赶了路,此时也疲乏了,便让周仪韶陪着她去後边已经准备好的厢房里休息,顺便也带走了珠儿,留下周临锦和沈莲岫,问了他们两个人并不觉得累,便让周临锦带着沈莲岫在宝光寺里逛逛。
周临锦小时经常跟着杨氏一块儿来宝光寺,所以对宝光寺很是熟悉,即便眼睛瞎了也一点都不影响,只需沈莲岫稍微引一下路就可以了。
宝光寺依山而建,前面的宝殿游人衆多,周临锦便带着沈莲岫慢慢往後走,一面走,一面与她说着各处景致。
深春之际,日头已经有些毒辣,好在寺内清风习习,古树森森,惬意得紧。
周临锦带着沈莲岫穿过後殿,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寺院深处有一个小园,山泉水从山壁上潺潺而下,引入池塘中作一汪清泉,当中养了许多锦鲤,池边有许多牡丹盛开,姹紫嫣红,姿态各异,而园中的树木更是比方才多见的那些更要高大许多,绿意沁人。
这里的游人也少了许多,只有零星喂鱼的,赏花的,或是在参天古树下避日头的。
沈莲岫见状只是叹了叹,除此之外却并无更多的话。
周临锦忖度着大致方向,往最高的那棵古树那边一指,问沈莲岫:“看到最高的那棵没有?那棵是樟树,听说已经活了有五六百年了,从前朝时宝光寺建寺开始就被种在这里,我小时候跟着母亲来这里,最爱在这棵大樟树底下玩耍,因为那里凉快。”
沈莲岫点点头:“原是如此。”
周临锦见她心不在焉,并不点破,又道:“去看看锦鲤吧,那里有一条鱼王。”
两人便去了池塘边,又取了些鱼食喂鱼。
因只是浅池,池塘边并没有设护栏,周临锦蹲下身子,微微探出身去,用手够着池中清泉。
他已经看不见这泉水了,只能摸一摸感受。
“你小心掉下去。”沈莲岫出言提醒。
周临锦笑了笑:“我会水。”
沈莲岫闻言又不说话了,默默地拈着手里的鱼食喂那些锦鲤。
从方才许下那个愿望之後,她心里边便有些怅然,又不是那种难过,说是空落落的也不对,仿佛竟又能感觉到满足。
人许下的愿望定是最希望实现的,她又为何要失落呢?
可试着想想,若是那个愿望不实现,她难道就能开心了吗?
她真心想要他好起来,所以才许下那个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