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仅仅有制度还是不行的,制度的运行需要有人!
而人,才是基层治理的关键。
贾正继也说了,很多村两委班子的干部对基层治理一窍不通,就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培训吗?
这肯定是来不及的,因为村两委一直在换届,可能这个培养出来了,结果换届时,他没选上!
这不就成了浪费资源了?
那人的问题怎么解决?
扩大国考省考规模?
往体制内塞更多的人?
这个方法在王文铎看来实现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财政资金和机构人员臃肿的问题暂且不提,就单单是新来的人能否适应基层环境都是一个问题!
王文铎不是管杀不管埋的性格,他做事喜欢有始有终,有头有面。
既然他提出了人的问题,那就要由他来解决这件事!
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将自己的站位放得很高的体现,更是他政治理想和野望的展现。
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王文铎立刻动起纸笔,将心中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开始记录整理。
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多,当所有人都完成答卷后,王文铎已经稳坐如钟地待在房间内埋头整理着思绪。
六长老在党校的小会议室内等了许久,频频看着手表。
“怎么还没有来呢?”
“能被封正这么器重,你是准备一鸣惊人呢?还是说只是徒有其表,依靠家族势力资源堆砌出来的花架子呢?”
六长老此刻心里也嘀咕起来了。
这次的论题,他对王文铎的答案是看重的。
无他,封老在这群大佬面前把王文铎吹嘘得厉害。
五点四十,王文铎站在了会议室外。
“王县长,你总算来了,一个多小时之前,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都已经和六长老做了论述,现在只剩你了!”
“能让六长老等这么久,你是头一个啊!”
党校的主任有些唏嘘地看着王文铎。
王文铎满含歉意地道了声谦。
“对不起主任,我忘记时间了。”
“行了,别说了,快进去吧!”
王文铎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门。
“首长好!”
“坐!”
六长老面容和煦如春风,声音温润如春雨,让王文铎巨鹿猛撞的小心脏平复下来。
“准备好了吗?”
“这么长时间,我还真有些期待你能带给我什么惊喜!”
王文铎将自己手写的一份材料递到六长老身前:
“首长,这是我手写的一些东西,等下我做汇报的时候,方便您看一下!”
六长老有些诧异,在众多干部中,王文铎是头一个准备了供他观看的材料的。
仅是这一点,就让六长老对王文铎好感顿生。
有礼有节,思虑周全。
这是六长老对王文铎的初步评价。
“首长,我的论题是--包村包户制度、人才选拔培养对基层治理以及我国现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