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远让人送来米粮,让几个老工匠带着几个个学徒,就在工坊安家,先在这临时作坊造纸,能造多少造多少。
等他在派人去楚洲建好厂房后,再让工匠与学徒迁过去。
姜远并不打算将造纸坊交给赵祈佑,而是打算自己干。
造纸这行当成本极低,若是交给赵祈佑,定然还是会交给工部。
工部的那些官员,除了万启明等少数人是实干派,又有几个省油的灯。
造纸产生的利润,与其进了某些工部官员的钱袋子,不如进自己口袋。
至少造纸坊的工匠,还会得到善待。
天色将夜,姜远领着三喜与文益收回到侯府时,大门上的灯笼已经点亮了。
市场布店的老板娘柳娘,挎着两个包裹匆匆忙忙而来,正好在门前遇上刚回来的姜远。
“哎呀,侯爷!奴家有礼了。”
柳娘忙不迭的行礼,笑脸盈盈。
姜远眼睛去盯着柳娘手上那两个包裹,喜道:
“本侯要的衣物,你制好了?”
柳娘闻言,脸色却是一红。
姜远让她制的那些极其省布料的衣裳,起初她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但她毕竟是老裁缝了,试制出第一件的时候,这才恍然。
她没想到堂堂侯爷,竟然是给家中女眷制的肚兜。
这姜侯爷,实是一言难尽。
柳娘异样的表情转瞬即逝:
“奴家按侯爷的吩咐,已是制好了衣衫。”
“给本侯就行。”
姜远却落落大方,丝毫不觉有什么难为情,在他的前世,他都曾去超市,帮前女友买过大号创可贴。
分不清日用夜用,还不耻下问的找店员咨询。
这有什么,多平常的事。
柳娘将其中一个包裹递给姜远,另一个包裹却仍背着:
“侯爷,这另一个包裹是那赵姑娘的,上次赵姑娘对奴家制的衣物不满意,又给退回来了。
这次,奴家又改过了,再送去给她瞧瞧。”
柳娘上次来给赵欣送贴身衣物之事,姜远也是知道的。
既然是她的衣物,姜远便不方便一起拿了,便道:
“那随本侯进府吧。”
柳娘忙又行了福礼相谢,跟着姜远从小门进得侯府。
姜远唤来一个丫鬟,让其领着柳娘去找赵欣,他则提着那个包裹快步往后宅跑,有点迫不及待要献宝的意思。
谁料一大家子女眷,与姜守业夫妻正等着他回来用饭。
“远儿,你提的什么?这么开心?”
姜郑氏见得儿子卷着袖口与裤脚,身上脏兮兮的,又背着个大包裹,脸上还带着笑。
这副样子,如同偷东西得手后的贼,姜郑氏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这是孩儿新做的衣衫。”
姜远慌忙摆手,将包裹往冬梅手里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