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种瓜得豆比喻男女关系 > 第十章 此表哥非彼表哥1(第2页)

第十章 此表哥非彼表哥1(第2页)

这一点我倒是理解的,舅舅倒下的这一个多月,孟磊一共回来了两次,第一次待了五天,半月後再次归来,待到了现在。但我以为他会等到过完年再走呢,我以为他无论如何都能争取在这边把年过完,以免老太太的心里太冷清。可能他也考虑过,但身为牛马,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吧。

“这边就辛苦你们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什麽叫辛苦我们?要辛苦也是辛苦你妈呀,我们这些外人有我们的生活,凭什麽跟着你们遭殃?

但我没把不满表达出来,不是不敢,而是有些不忍心。我眼前的孟磊,浑身上下散发着衰败的气息,就像个将死未死的人,好像任何倒霉的事情安在他身上都不会让人惊讶。

但笑笑还是没有客气:“让我们辛苦,这笔账你家打算怎麽还呢?还是说你们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赶紧扯笑笑的袖子,要她闭嘴,笑笑甩开我继续说:“欠债之前难道不应该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偿还能力吗?我倒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如果你们再继续这样不加考虑透支身边的一切,那麽迟早会把自己陷进坑里永远也爬不出来的。”

孟磊不说话,只是一味吃肉。

“昨天我妈联系了一下表姐,她说暂时没空回来,你看你要不要亲自跟表姐说一下现在的情况?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过去的事情说开,总归是一家人嘛。”我说。

我没有看热闹不嫌事大,是真心觉得能说动孟菲的恐怕只有她家的人,因为那是他们的恩怨,只能由他们来化解。而只要孟菲肯回来,他们家的人手应该就够用了。

孟磊还是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放下筷子说要回去收拾东西,待会儿就出发准备去登机了。

大概是跟这样的人沟通太耗元气,以至于在他走後,我和笑笑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

“真是拳拳打在棉花上啊,这人怎麽这样啊?”

我理解笑笑的心情,我又何尝不这样认为呢?

“孟磊让我想起‘闰土’了,曾经也是个充满活力的小孩儿,如今怎麽憔悴成了这样的行尸走肉呢?”

“我实在没法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吗?他当初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吗?”笑笑再次质疑我的“证词”。

孟磊只比我大了五岁,小时候我跟他接触的机会比较多,那麽我对他的评价自然是有理有据的。他是我们这个小家族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但他不是那种传统的书呆子,而是从小就活泼好动的,闯起祸来更是家常便饭,只是他所闯的祸通常在家长和老师眼里都是无关痛痒的小祸,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责罚,换句话说,他是被包庇惯了的孩子。至少我觉得他的有些行为已经很过分了,但人家学习好呀,身为学生,学习好是一切优良品质的前提,而且这样的孩子,即使没有优良品质,老师和家长也会用成绩来为他填补不足的。

在我印象中,孟磊学生时代像个恶霸,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曾经骗走过我的书籍丶零食和零用钱,不过用他的话来说那不叫骗,是因为关系好他才接受我“给”他的东西的,而且他不白拿,他会罩着我,如果学校谁敢欺负我,那麽那个人就死定了。这是我作为他表妹的“优待”,无论我喜不喜欢,都要接受这种“优待”。

“你敢信孟磊上高中的时候翘课丶打架丶早恋什麽都来吗?後来我考上了他的高中,他都去读大学了,但我还能听到他的那些‘事迹’呢,反正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儿。再看现在,比养鸡场里的鸡都守规矩,从出壳到圈养再到屠宰,他好像都不会有一句怨言,这家夥是受什麽刺激了吗?”

笑笑拄着下巴分析:“要真是受了刺激,也应该是婚姻刺激了他,你看他所有的压力和债务都是结婚後出现的。所以婚姻真是可怕,咱俩可得留心,有了他这个前车之鉴,绝对不能轻易结婚,最好恋爱都不要轻易谈,还是一个人潇洒啊,什麽责任都不需要负。”

我却在为另一件事烦心:“孟磊走了,小姨和舅妈闹掰了,最後遭罪的还是我妈,我是真的不爱听她唠叨这些事。”

“你以为我妈舒心啊?昨天晚上她就後悔了。之前还能借口照顾舅舅不去我奶奶那边,现在她躲都躲不掉呢,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确实是这样,大美的婆婆自许多年前患了脑血栓,人就开始发癫了,喜怒无常,说翻脸就翻脸,还口齿不清,说说话一串哈喇子砸地板上了,走走路突然就崴脚了。後来老太太摔了一跤,骨折了,做过手术也还是不能下地,从此瘫痪在床。由于儿子们工作都忙,又没有女儿,所以照顾她的责任自然落在了两个儿媳身上。

正常来说,儿媳照顾婆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大美的婆婆比较特殊,有点儿王莉2。0版本的那股劲儿,打年轻的时候就自私,认为全世界欠了她,养育了两个儿子就功德无量了,老伴在世的时候她十指不沾阳春水,等老伴走了,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她的家庭地位则直线提升到了当家主母这一档,就更加不懂得怎麽去沾阳春水了。

但过日子过日子,过的就是“阳春水”呢,总要有人去沾的,所以大美的婆婆就培养出了两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儿子。大美婚後的第一个春节在婆家见识到了两个大男人颠勺丶洗碗丶包饺子的场景,登时以为自己误入了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回了娘家立即当成天大的新闻说给刘桂兰听,想让老太太知道天外有天,儿外有儿。但刘桂兰给出的反应极其平淡,她有是她的,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不必羡慕别人。大美不爱听这样的话,什麽叫羡慕别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要进步就得有点儿攀比心呢,更何况这也不是什麽过分的要求,为什麽别人家的儿子能做,咱们家的这位大儿子就做不了呢?老太太也不愿听大美的话,觉得这是在搞事情,是不安定的因素。其实我知道刘桂兰是怎麽想的,她怎麽可能不羡慕呢?怎麽可能不向往呢?她心里都惊涛骇浪了,但她知道那玩意儿她要不来,那些温暖和体贴她的儿子永远也给不了,所以她必须面不改色,如果这个时候她不压住阵,那麽两个女儿恐怕就要闹“革命”了,“革命”对家庭团结没好处的,因此绝不能给“革命”提供土壤。

其实大美在婆家没受过什麽累的,也就自从婆婆瘫了才出过一些力,还不是特别辛苦的力,因为已经给老太太雇了保姆了,脏活累活几乎不用她干什麽,只需要经常过去做个伴,监督一下保姆的工作即可。但即使只做这些大美也不愿意,她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从怀孕到生女,她没吃过婆婆一口饭,女儿长大成人的过程,婆婆也没有任何帮扶。既然没有付出,为什麽要别人给与回报呢?她想不通。更何况她们婆媳俩还闹过几次不小的战争,要不是考虑到步步高升的丈夫的价值,以及可爱的女儿,大美估计早就把婚离了。

後来双方都做出了退让,既然谁也赢不了谁,那就得过且过吧,也是因为婆婆年纪大了,稍微大点声说话血压都能窜上来,直接影响了武力值。本来也不是大美搞事情的,所以当婆婆缴了械,家庭也就彻底“太平盛世”了。

只是“太平盛世”的时间过于短暂,婆婆很快就脑血栓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之後的瘫痪,大美和另一个妯娌就像被拴上了脚镣,死死地箍在了老太太的身边。

在大明出事後,我曾听见大美崩溃——我的命怎麽这麽苦呀?伺候完这个还得伺候那个,真是不让人喘口气。

所以我想她在笑笑面前一定没少抱怨这些事,这种行为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笑笑总想把这些家事主持明白,可偏偏这又是她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好像谁也办不到,再怎麽努力也只能换来层层叠叠的挫败感。

“唉。”笑笑趴在桌子上叹了口气,“待会儿回家我得看《海绵宝宝》去,海绵宝宝的世界里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瘫痪和脑出血,没有孟大明丶王莉丶孟磊丶以及我的姥姥和奶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