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嫂嫂万福重生 七六君 > 第39章(第2页)

第39章(第2页)

春娘被缠得蓦地一愣。。。。。。

自先夫人过世後,莫说是撒娇,便是王昭云能在人前服软的情状,也已甚是少见。

然今日,王昭云不仅示了软,竟然还能像个小女娃一样,偎在春娘的怀里,“胡搅蛮缠”,这不可谓不得多见。

春娘不禁垂头看去——细弯的睫毛鸦长,灵动的眸子熠熠有光,粉粉的眼尾和鼻头,娇俏可爱。。。。。。这才是姑娘这个年纪该有的娇憨之态。。。。。。可偏偏因为她生在要规行矩步的世家大族,又有种种不可逃脱的命途变故,姑娘总是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重量,那些棱角被磨去,那些天真与无忧也荡然无存,每每总是以坚强的面具示人,哪怕是回了谢家。。。。。。

若非是来了边州,得了些许自由。。。。。。还得了姑爷的理解与相伴相随,只怕姑娘这般可人的模样便就要永远地留在孩童时期了吧?

这样的念头一经浮现,春娘心底就迅疾腾起一种庆幸——庆幸姑娘来了边州,更庆幸姑娘同姑爷的婚姻虽然波折许多,却已是在乱世之下丶世家大族之中的上上乘,至少至少,是和睦相敬的。

只是。。。。。。

“奴知道姑娘信重于姑爷,又因着我们在边州尚未立稳脚跟,处处都需要姑爷那边的帮扶襄助,所以姑娘处处都要对姑爷包容忍让不少。”

春娘爱怜地紧了紧怀中的王昭云,又看住她擡起来的眨巴眨巴的眼睛,轻轻叹出一口气,疼惜且语重心长地道:

“但姑娘也当爱重自己的身子,就姑爷那身板那力气,一拳头抡起来,只怕山中三只猛虎都要被顷刻敲碎了一身的骨头去,更何况是姑娘这般。。。。。。”

更何况是姑娘这般如水如缎的软身子?

春娘未将话说全,但见王昭云白嫩。嫩的脸颊已飞上两抹红霞,便知她当已明了自己话中的意思。

她遂又拥了拥怀中人儿,语气转沉,重重地警诫道:“总之,姑娘可当记得了,守持有度,绝不能事事都由着姑爷的性子去,与他那般不管不顾地,沉溺欲海。”

沉溺欲海!

这词用得是不是太重了些?

王昭云愕然,只觉春娘过分担忧而颇为夸大其词了些,但她又心虚得不敢直直对看春娘审视训诫的目光,闪闪躲躲。

如此,视线又不经意瞥到早前被写满了一桌的白纸,“欲”“生”“本”“道”四个大字赫然又闯入王昭云的眼帘。

——这是昨夜某人说的话——欲,生之本也,从欲,是为顺应天道。

起初,她觉得这是歪理,甚至于他屡屡问询于她时,她都咬牙不肯回应于他。

然待他身体力行,破开了她防守的关口,逼得她弃去此生修持而来的所有自制,随他浮浮沉沉,享尽欢愉时,他的歪理也就彻底主宰了她自以为是的正道。

。。。。。。所以,什麽是对,什麽是错?什麽是歪理?什麽是正道?——这是一整个上晌都未曾想得明白的命题。

王昭云又次入了神,掉进了从晨起便在矮几上自我琢磨的法道深渊,无有尽头。

而一直看着王昭云的春娘未曾错过小姑娘脸上的任何一分神色,即便无有得到姑娘的回应,只看那小女儿态的脸上荡漾着的悸动,却就已经明了了一切。

只怕姑娘现在都还未弄得清楚自己当下的心意罢?

如此,又何谈管好自己,不让自己在与那将军的关系中受得伤害呢?

。。。。。。罢了,是缘是孽谁又说得清?

只求那位边州将军真的能如向谢家家主承诺的那样,万死亦要护好姑娘,真心相待,无有欺瞒。

那麽,先夫人在天之灵,也就能了无牵挂了。

想到先夫人,春娘却是又记起另外一件事来,遂连忙握住王昭云的肩膀晃了晃,将姑娘的神思召回,“元井扩建城主府时,已按照姑娘的吩咐,特特留了一处风水宝地做了祠堂,期间又寻了上好的木牌重造了先夫人的灵位,那位秦老先生得知这消息,数日前已来过祠堂祭拜先夫人。”

她又道:“听闻元井打听得,那秦老先生约莫是二十年前,就落脚定居在了边州,边州县令还未弃城而逃时,秦老先生曾供职于衙署,尔後又投身军中,最後因大混战时期参战伤了根本,也就彻底退了下来,只教书育人,如此说来,他这样的老人,倒是应该对边州当地十分了解,只不过。。。。。。”

春娘顿了顿,又说:“只不过,即便他对边州熟悉非常,却也不见得能够做到人人都识得,况且边州战事频繁,人来人往皆是匆匆,连边州民册都不曾记录过的青溪先生,他约莫也不会识得?”

这言外之意,便是将寻找青溪先生的希望寄托在秦稚身上,并不明智。

但已然正襟危坐的王昭云听过春娘一言一语,却不能茍同。

她蹙眉摇了摇头,分析道:“民册记录的多是正经的姓氏与名字,如若元井在军营的名册里面未能找到‘青溪’的名字,那便说明‘青溪’很有可能是某个人的称号或者小字,既如此,我们便更该从边州民衆中的威望出处去找。”

而秦稚这位坚守在边州二十年的颇有威望的老者,正是最有可能接触到文人志士的人。

更何况,那秦老先生自诩得过阿娘的恩惠,甚至等待多年後,仍然还在寻找机会祭拜恩人,指不定,他正正就会认识阿娘的好友“青溪先生”呢?

如此一想,王昭云立时同春娘吩咐道:“你且仔细准备准备,我这两日需得亲自去拜会一次那秦老先生,邀他出山,同我们一道重建边州学堂。”

语罢,她似又想起什麽,再道:“先前从阿娘遗物中偶得的青溪先生诗集收录,也请春娘一并找出来,届时,我亦要带去,会一会那秦老先生。”

若是能找到青溪先生的踪迹,或许便能找到阿娘当年忽然离京赶往边州的原因,或许便能找到阿娘真正的死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