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搞的到底是啥项目?哈工大……不会是跟航空航天沾边吧?”
杨卫国越想越出神,“要是真搞这个,那确实得支持,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能耐。”
正琢磨着,敲门声响起。“进。”
门一开,赵厂长沉着脸走了进来:“呦,杨大厂长,还认得我这老头子啊?”
“老赵?你咋来了?”
杨卫国连忙起身,“快坐快坐。”
“我再不来,拖拉机厂怕是要被你忘了!”
赵厂长没好气地坐下,“还问我咋来?我倒想问问你,拖拉机厂还是不是红星轧钢厂的分厂?你多久没去看过了?”
“消消气,老赵。”
杨卫国给他倒了杯水,递过去,“您年纪大了,少动肝火。来,喝口水。”
赵厂长接过杯子,被他逗得气笑了:“卫国,我跟你卖个老,我这摊子事越来越重,你得赶紧找人。”
“找啥人?”
“找接替我的人啊!”
赵厂长直截了当,“我没两年就退休了,总不能让厂子没人管吧?”
“老赵,您先再顶两年呗。”
杨卫国叹了口气,“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合适的人不好找啊。要么是文化水平不够,光会埋头干活;要么是文化够了,基层经验又缺得很。我这也是没办法。”
“我顶个屁!”
赵厂长把杯子往桌上一放,“跟你说个正事,一拖那边发消息了,咱们联合搞的那个大型收割机成了,让咱们派人过去对接!”
“成了?!”杨卫国眼睛一亮,“大的那个?”
“当然是大的!小的咱们早就做出来了。”
“哈哈哈哈!”
杨卫国一拍大腿,笑得格外畅快,“总算成了!他娘的,搞了这么多年!走走走,老赵,去老李那儿说说去!”
“你去,我不去。”
赵厂长梗着脖子,“我把话放这,你现在就得开始物色接替我的人,听见没有?我还有两年退休,我到时候就得回家抱孙子!”
“老赵,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杨卫国劝道,“你这仨儿子,不得再为他们打拼一下?格局得打开啊!将来仨儿子、仨儿媳妇,给你生十个八个孙子,你不得多挣点家业?”
“去你的格局!”
赵厂长被他气笑了,“我先走了,人选的事你抓紧!”
赵厂长一走,杨卫国没办法,只能转身往李怀德办公室去。
“咚咚咚。”
“请进。”
杨卫国推门进去,见李怀德正看着文件,便问道:“李哥,忙着呢?”
李怀德抬头:“咋了?看你这乐呵样,有好事?”
“可不是嘛!”
杨卫国笑着坐下,“老赵刚过来,说咱们跟一拖联合搞的大型收割机成了!折腾了好几年,总算有结果了!”
“哦?那可是大好事!”
李怀德也来了精神,“这东西要是能批量生产,秋收时能帮上大忙,比小收割机效率高多了。”
“可不是嘛。”杨卫国点头,随即又皱起眉,“不过老赵刚才跟我提,他还有两年就退休,让我赶紧找人接替他的位置。这事儿……有点难办啊。”
李怀德放下笔,想了想说:“确实得早做打算。拖拉机厂现在摊子不小,既得懂技术,又得有管理经验,还得镇得住场子……你心里有合适的人选没?”
“暂时还没。”
杨卫国叹了口气,“要么缺文化,要么缺经验,能挑大梁的太少。看来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两人对着人选问题琢磨了半天,愣是没理出个头绪。
这时期刚从十年动乱里缓过来,像样的人才实在难寻——要么是文化水平跟不上,光会埋头苦干;
要么是肚子里有点墨水,却缺了基层摸爬滚打的经验。
“李哥,要不你再向部里要点人?”杨卫国试着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