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们立刻忙碌起来,开始逐一排查线路。
周志明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风一吹,路边的指示牌便出“咣当咣当”的声响……
“这破路标,也该修修了。”他嘟囔了一句,心里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周志明一听“咣当咣当”的路标声就来气,心烦意乱。
这“节律照明”试点,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灯光像抽了羊癫疯似的,一会儿亮,一会儿灭,活像迪斯科舞厅倒闭大甩卖。
“他娘的,到底怎么回事!”周志明怒吼一声,吓得工程师们手一抖,差点把电线给剪断了。
赶紧调取底层日志!
一排排绿色的代码瀑布般滑过屏幕,周志明眯起眼睛,死死盯着。
好家伙,原来是有人在搞事情!
七个试点区域的地基传感器,竟然都在整点前后十五秒,自生成周期性信号!
频率稳定得像老中医的脉搏,分毫不差!
顺着线路一路排查,最终,目标锁定在了一套独立运行的本地回路上。
那简陋的电路板,仿佛在嘲笑他这个“智慧城市”项目经理。
“周经理,要不要强行切断?”技术人员请示道。
周志明盯着屏幕上那规律跳动的波形,沉默了。
切断?
简单粗暴!
但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保留。”他缓缓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在项目文档里加上一条备注:‘外部扰动源持续存在,建议调整算法容忍度’。”容忍度?
呵呵,就让这算法也尝尝水土不服的滋味!
深夜,周志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
经过菜市场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李素芬正准备收摊,用秤砣轻轻碰了碰铁架,“铛铛铛”三声,清脆而规律。
周志明驻足片刻,掏出手机,在工作群里了一条消息:“明天巡检,带上听音杆。”
阳光透过雾霾,勉强在地平线上镀了一层金边,又迅被水泥森林吞噬。
吴小雨站在市职高的公告栏前,盯着那张被她重新命名过的《如果你听见了,请踩一脚》。
“哼,专家?标准?标准能听懂老百姓的抱怨吗?”吴小雨小声嘀咕着,眼神里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那份《关于保留非标准化地面共振结构的建议》,在她看来简直就是城市里被忽略的“呼吸孔”。
那些歪歪扭扭的地砖,那些被无数双脚踩踏过的痕迹,都是城市记忆的纹路,是能让人脚踏实地的脉搏!
可是,评委们不这么认为。
“没有统一标准,怎么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评委,语气冰冷得像块冻肉。
吴小雨当然准备了后手。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手机里的一段录音。
那是她偷偷录下的,孩子们在青铜地雕上玩耍的声音。
那块地雕因为地基下沉,偏斜了一个圆点,孩子们踩上去,会出一种奇怪的“咚…咚…哒”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