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神秘一笑,说道:“你们不懂,这叫‘走岔了才到根上’。有些东西,就是要歪打正着,才能找到真正的宝贝。”
他不让工人把铜管封死,反而让他们用透明的套管,把裸露在外面的那段铜管给包裹起来,然后巧妙地嵌入了新的灶台下方。
装修完工那天晚上,赵工的老伴儿高兴地煮了一锅粥,说是要庆祝一下。
可粥刚下锅,锅底就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节奏分明,正好三响。
老伴儿吓了一跳,连忙问道:“老头子,这咋回事啊?是不是地震了?”
赵工哈哈大笑,指着灶台说道:“没事儿,老房子,有自己的脾气。它这是在跟你打招呼呢!”
与此同时,于佳佳正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她接到了文化局的电话,说是有些学者对“无名守护基金”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助长了“伪民俗”,要求公开所有的干预证据。
于佳佳心里清楚,这些学者,都是些老顽固,思想僵化,根本不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但她也知道,不能硬碰硬,得想个办法,把他们给糊弄过去。
她开始整理材料,准备应对评审会。
但她故意漏掉了一些关键的图纸,只提供了一些居民访谈的视频、监控片段和传感器曲线。
评审会上,一个专家指着一段清洁工应和的画面,质疑道:“这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这些清洁工没事儿闲的,跟着瞎起哄。”
于佳佳不慌不忙地反问道:“如果三千人,在十年间,自地形成了同一种行为模式,这难道还不够证明吗?”
“这这”那专家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会后,一个质疑她的学者,偷偷地给于佳佳了一条私信:“你们确实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但是,证据已经长在这座城市里了。”
于佳佳看着这条私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胜利的笑容。
另一边,林小满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卢中强告诉她,他们合作的黑胶唱片《城市共振原声》,预售量已经突破了一万张。
更让她惊喜的是,乐迷们纷纷反馈,说听了这张唱片,竟然能起到安神的作用,缓解失眠。
林小满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试音室,想要亲自听一听这张神奇的唱片。
当她戴上耳机,听着母带里的那段十分钟的静默时,她惊呆了。
这段静默,已经被听众们自行填充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在里面加了呼吸声,有人混入了脚步声,最离奇的一版,背景里竟然还有婴儿的啼哭声和三声轻轻的拍打声。
林小满听着这些声音,感受着听众们的情感,心中充满了感动。
她毫不犹豫地选中了这一版,决定把它压成唱片。
在唱片的封底,她印上了一行小字:“本专辑不存在标准听法。”
唱片售当晚,多家失眠门诊的记录显示,患者的用药量下降了。
而在市职高,吴小雨也正面临着一个难题。
她参与了老城区综合管廊的升级改造项目,负责协调通信、电力、给排水三方的布线工作。
各方都坚持直线最优,认为这样最节省成本,也最方便施工。
但吴小雨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她认为应该让管线沿着历史震波的走向,微微弯曲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城市的脉搏相协调,减少共振产生的噪音。”吴小雨解释道。
各方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她是在胡说八道。
争论僵持不下,吴小雨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喜欢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