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我是皇太孙朱允炆 > 第五十七章 爹原来你是这样的人(第1页)

第五十七章 爹原来你是这样的人(第1页)

“呃,父王,要不你回去在看看书?”朱允熥迟疑道。

朱标黑着脸:“你什么意思?”

“这还不明白吗?允熥说你书读的多,就是没读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朱元璋幸灾乐祸的补刀道。

朱标扯了扯嘴角,怨幽的看着朱元璋,你可真是我亲爹啊!和你孙儿合起伙来嘲笑我是吧?

还有朱允熥这混账东西,我不敢说才高八斗,至少也是博览群书吧!你一个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的东西,还嘲笑起我来了?

朱允熥干咳道:“父王,这话是皇爷爷说的,可不是我说的。”

你特么的,还不如不解释呢!

朱标瞪了眼朱允熥,才道:“那你解释解释,为何说前宋延续国祚,归功于贸易?”

“很简单,看看前宋的税收就知道了!”

朱允熥淡然道:“前宋最富裕的时候,年度税收高达一亿六千万贯。最穷的时候,年度税收也有八九千万贯。”

“咱大明一年税收才多少?有人家一半吗?”

“前宋一年的税收有这么多?”

朱元璋有些迷糊,虽然他幼时放牛,读不起书,可他在功成名就后,一直没放弃看书学习,直到现在,有空时都会抱着书看。

但他还真不知道前宋的税收有这么多。

朱标深深看了眼朱允熥,大概猜到朱允熥想说什么了,又听到朱元璋询问,沉吟道:“有,但允熥是综合粮食、盐铁等物资计算。而前宋钱银税收,大概在六七千万贯左右。”

“那也不少了,咱大明到现在,钱银税收才一千多万两,连前宋三分之一都没有!”朱元璋有些眼馋的感叹道。

朱允熥看了看朱标二人,继续道:“正是因为前宋的朝廷有钱,所以前宋推出了不少安抚老百姓的政策。比如赡养孤寡老人的养济院,鼓励生育的胎养令等等。”

“同样因为这些惠民政策,导致前宋国祚三百余年期间,基本上没有成气候的造反,不像盛唐,爆发的黄巢起义,都动摇了盛唐的统治根基。”

“原来惠民政策,还能遏制老百姓起义造反啊!”朱元璋乐的够呛,虽然他出于爱惜民力,重视民生的考虑,也制定了不少惠民政策,诸如免费养老,免费医院,甚至还考虑过福利房等等。

并没意识到惠民政策,还能遏制老百姓造反这一层。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晚,依旧让他很兴奋。

毕竟当皇帝的人,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起义造反。

朱标脸上也浮现了笑意,但他的笑意没持续多久,就被朱允熥无情打断:“皇爷爷,父王,前宋制定这些惠民政策,是因为前宋贸易繁荣,朝廷有银子。”

“咱大明有银子,一直支撑这些惠民政策吗?有吗?毛都没有!”

“按照我估算,咱大明的惠民政策,最多支撑几十年,就会因为缺银子,支撑不下去。最多遗留一些,惠及不了所有大明百姓。”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像被捏住了脖子一样,脸上笑容消失,变得极为难看,有心说能支撑下去,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因为大明的年度税收,比前宋差了一大截,而且领土又比前宋多了一大半。

顺着朱允熥的思路,他们真没底气,敢说那些惠民政策能像前宋那样,支撑三百余年。

朱允熥又补充道:“还有那些惠民政策只是遏制老百姓造反的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前宋贸易繁荣,老百姓即便是失去土地,也能靠着做小本买卖,养家糊口。”

“咱大明能行吗?”

朱标和朱元璋都一下子破防了,虽然大明建立至今二十来年,各方面都在全面恢复,比起前元好的不是一点点。可他们真不敢说,老百姓土地被兼并后,还能养家糊口。

因为大明重农抑商,老百姓的粮食,朝廷的税收,全在土地上。少了土地,老百姓吃不上饭,朝廷更收不上来税。

而最让他们破防的是,大明经他们治理二十来年,居然比前宋差了那么多。

要知道前宋在他们眼里,可是弱宋,除了刚开国时期,其余时候都是挨打的那一个,周边随便一个国家,都能欺负前宋,索要岁币。

不像大明四处征战,不仅将异族驱赶出山海关,恢复汉家衣冠,更是威压四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