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朱标破防之下,口不择言道:“朱允熥,你把前宋说的那么好,那前宋为何还亡…”
话还没说完,他就后悔了,不仅是他知道前宋灭亡的原因,更是后悔又给朱允熥递上了话柄。
果不其然,朱允熥抓住了朱标的话柄,意味深长道:“父王,这就要说你之前提的前宋文武官员了。”
“前宋就是被那些文武官员,不,前宋采取的是以文御武,所以应该说是被文官们玩死的。像皇帝,武将,放个屁,都得掂量再三。”
“这样的朝廷,岂有不灭亡之理!”
“允熥说得对,就不能对文官太好了,不然江山社稷堪忧!”朱元璋深以为然的附和道。
他为何对文官有那么大的成见,甚至将文官视为稻田里的杂草,就是因为他从过往经历中,看清了文官本质。
失去了对文官的滤镜,所以才对犯罪的文官,予以重惩。
当然,即便是如此,他依旧尊重,真正有学识,有本事的文官,并非一刀切的,看不上所有文官。
朱标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口,沉默了下来。
倒是朱允熥没忘记系统书里记载的明朝时期,一些文官的丑恶嘴脸,肯定的点了点头:“皇爷爷圣明,那些文官都是贱皮子,要时常敲打才行…”
“咳咳,父皇,还是说说重农抑商吧!”朱标是读圣贤书的,虽认同朱允熥的一些观点,可听到朱允熥如此贬低文官,且还是在乾清宫,朱元璋面前,心里有点慌,连忙岔开话题。
朱元璋摆了摆手:“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改,必须改掉重农抑商的缺陷。标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尽快拿出个方案,给咱上奏章!”
“皇爷爷,孙儿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朱允熥一听,朱元璋要把纠正重农抑商的事,交给朱标去做,眼底闪过一抹忧虑,忍不住道。
他不反对朱标纠正重农抑商之策,而是朱元璋性子急,雷厉风行,过于催促朱标,影响到朱标的病情恢复。
朱元璋淡淡道:“讲!”
“皇爷爷,父王病情尚未完全康复,且重农抑商国策已经实施二十余年,贸然纠正,容易引起动荡。因此孙儿建议,在纠正重农抑商国策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朱允熥措词道。
朱元璋不耐烦道:“你不就是担心把你爹累着了吗?至于绕那么大个圈子吗?”
“皇爷爷,目光如炬,孙儿佩服!”朱允熥嬉皮笑脸道。
朱元璋笑骂道:“滚蛋,拍马屁都不会,比你爹差远了!”
咦,我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朱允熥眉头一挑,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朱标,好似在说原来爹你也会拍马屁啊!
朱标黑着脸道:“看什么看,这儿没你事了。赶紧滚蛋!”
“皇爷爷,孙儿告退!”
朱允熥看朱元璋没反对,朝朱标撇撇嘴后,才朱元璋行了礼,退出了乾清宫。
等朱允熥走后,朱标才气道:“这混蛋玩意,一天天的,就知道气我!”
“你不也一样,随你!”朱元璋心里偷笑,面上瞥了朱标一眼,淡淡道。
朱标脸一下子涨红了,叫屈道:“父皇,我什么时候气过你…父皇,我们还是说说重农抑商的事。”
他话刚说到一半,看到朱元璋甩过来的眼神,底气无限减弱,忙不迭的岔开了话题。
朱元璋哼了声,没纠结这茬,和朱标商量起正事,并全盘托出,称已经安排人商量征收商税一事后,和朱标合计起纠正重农抑商的具体实施想法。
…………
朱允熥出了乾清宫,不用在继续跪,美滋滋的回到自己的寝宫。
刚到寝宫不久,忽然一个宦官,急匆匆而来:“殿下,不好了,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