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化”二字专指变革之意,而甲辰日,就是皇太女正式被册立的那一天。
甲辰更化,是开启了史书里皇太女即位的先河,也因此引发了百家学者关于礼、义、规制的重新的讨论。
他们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嫡长子即位、长子即位、男嗣即位的规矩到底可不可以更改?女储君的当政到底会不会违反天道伦理?
赵观柔对此倒是一笑而过。
凡是反对她的,她都默许手下的酷吏们网罗罪名、将这些人投下大狱处死,并且烧尽他们的著述。
对于那些投机倒把之徒,为了讨好赵皇后,各种著书立传为皇太女即位造势的人,哪怕观柔知道这些人心思不纯,也会暂时给予他们一些荣耀,通通给他们批发各种“大学士”的荣誉头衔,将他们的著述流传于世。
她才不要做菩萨,更不想做什么牌坊精似的贤惠好女人。
她对别人善良的时候,谁对她善良过?
当年梁立烜一声不吭废掉她这个原配,一声不吭改立了郭妙菱,这些言辞坦荡之徒,谁为了她上书反对过皇帝?
自古帝王废后,都是要遭受一番朝臣阻拦的。
当年谁为赵夫人这样义愤填膺过?
今时今日的赵观柔淡笑着依偎在那个男人的身侧,享受着权力带给她的快感。
不过这一年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幽州倒是又收到了一封来自洛阳的信。
这封信寄信的主人,是梁立烜从前的妾室乔氏。
或许更多人称呼过她为“乔夫人”。就像他们称呼梁侯的赵夫人一样。
皇帝这次来到北地平叛,乔氏的娘家在叛党里面也是个大头目,如今合族老小都已经下了大牢等死了。
但是乔夫人寄来的这封信,却并不是单纯只给自己的娘家人求情的。
她只是淡淡地向皇帝陈述了一件事情。
告诉了皇帝关于她所知道的,当年纵火烧死赵夫人的真凶。
“是长公主”。
其实,赵观柔心中一直都很相信一件事情。
她觉得当日合璧殿中的大火,应当并非是梁立烜的那些女人们干的。
虽然魏氏、乔氏和吕氏她们心中也恨自己恨到想让她去死,她们也为了斗倒她出了很大的力气。
但是她们应当的确没有理由非要偷偷地犯着被皇帝问罪的风险,一定要将自己那样轰轰烈烈地烧死在合璧殿里。
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忽然发了善心,对赵观柔仁慈了起来。
——而是因为赵观柔还没有认罪啊。
比起让赵观柔在自己主动认罪之前不明不白地死了,她们心中期盼的更应当是想看赵观柔认罪了、被皇帝打为名副其实的罪妇之后,被皇帝亲自下令处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