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那新君不见踪影,左右督国定然是个头脑清醒的。
闻霄翻身下鹿,先是行礼。暗中揣测对方的动作,见张孙二人竟回了个礼,当即心里松了口气。
还好这两个人好说话。
可后面,张将军却道:“闻侯领兵出征,是在向大敷示威吗?我大敷虽不喜兵戈,却也不容你们如此羞辱。国丧在前,京畿不给个交代,莫说我们两个老家伙,我大敷数万将士也不允!”
闻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
旌旗飞舞,甲胄生寒,眼见着战事一触即发。
闻霄命士兵在身后待命,自己欲向前。苍凛一把抓住她的手腕,“闻侯!”
“大敷素来是友,不是敌人。”
她独自向前,面对着千军万马以及横眉怒视的张孙二人,道:“二位将军实在是言重了!先君侯贤明,骤然离世,我知你们的悲痛,我也为此扼腕惋叹。我今日至此,就是想解开这个误会。”
二位将军面色不善,却一言不发。
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一个跋扈的少年嗓音。
只见万军齐齐踏步,从中如大河分流让出一条道来。从中走出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郎,面若冠玉,目若灿星。三叉束发紫金冠,甲胄加身威风凛凛,右肩一只铜兽怒目圆睁,更显少年意气。
想来这便是大敷新君。他来大堰时不过十二,如今也是年轻气盛,虽国丧在前,但他新君即位,无限风光,万军之前更显少年英雄的风范。
大敷新君骑马闲庭信步至阵前,轻佻道:“闻侯这话有趣。带兵前来解除误会,我还是头一遭听说。”
这人明显就是不善茬,相比随和的二位将军,他一身跋扈之气,又不失聪明算计。
闻霄先再次行礼,才道:“若真欲交战,我何苦孤身向前,我也是惜命的。我此番是想向诸位阐明,宋衿欲铲除异己,刺杀大敷先君侯,以挑起两国战火。她好从中谋利。”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好处。
若这大敷新军是脓包,闻霄倒担心他会被宋衿牵着鼻子走。可如今一看,这少年人自己有心术,又有二位将军辅佐,发兵京畿绝不是意气用事。
道理归道理,态度还是要有的。
闻霄继续道:“早听闻君侯遇害,我便命人暗中彻查。如今已查明的确是宋衿暗下毒手,不仅君侯,我的母亲、姐姐亦是死于她手。”
“那宋衿人呢?”
“死了。”
一时冷风吹过,显得闻霄这话格外苍白。
“死了?”大敷新君冷笑起来,“那便是死无对证喽。”
“人证已经收押,若君侯有心查明,可请来您亲自审问。”
大敷新君看了看身前二位将军,神色阴郁,戾气却少了几分。
张将军道:“即便如此,京畿也脱不了干系。闻侯此时站出来,又是以什么身份?代王呢,我数万雄师,她便如此不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