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虽有幸存,但还是牺牲了许多人。
当中的老者还梳着满蒙王朝的长辫子,对待念白十分感激。
“您是朝廷派来救我们的军爷吗?”
没想到朝廷现在都允许女娃当兵了?
念白摇头:“我并非朝廷中人。”
幸存的人们中,男人身后都拖着大长麻花辫。
这也是这个时代男子的常见打扮。
倒是蒋经略,好像从她第一次见到就是短发?
念白:“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男子无须再蓄长发。
除了个别自己嗜好的,还是留短发更方便。”
榴花上前,详细说了一堆。
诸如世道已乱,他们长发不方便打架之类的理由。
念白:嗯,比辞旧迎新“剪掉心中的辫子”之类的说法更适合这些前朝老古董。
布置好防御的人手,军队在镇子旁边搭灶起锅。
不一会,就升起袅袅炊烟。
回回镇幸存者中,最年长的这位老者姓刘。
刘是村子里的大姓,乡里乡亲平时服刘老比县令更多,那位很受村民爱戴的阿訇,就是刘老的大儿子。
刘老表现的完全就是一个幸存后充满感激的小老头,其实一直在暗暗观察念白。
也观察这支军队。
晚饭过后,夜色渐稠。
刘老叫来自己两个儿子,五个孙子孙女——
他原本有三个儿子的。
樱花军攻来时,他身为村子里掌权者却年老体迈,他的大儿子替他承担,带领一部分青壮抵抗樱花军,为剩余部分青壮劳力和老弱妇孺争取到躲藏的时间。
这个决定,是刘老下的。
最后结果是,镇子里果然活下来许多人,但他的大儿子和那些青壮,再也回不来了。
“我看那位念当家是个有本事的,你们收拢算算村子里有多少能打的,投了她吧。”
刘老儿孙面面相觑。
刘老二迟疑:“爹,那个女娃看着还没晓静大。”
刘晓静便是刘老的大孙女,已牺牲的刘老大的女儿。
她听到这话,勉强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出来:“爷爷,你为啥说念当家有本事?”
他们本来想叫念白大人或者将军之类的。
但听榴花和军里其他人都叫大当家。
大当家。
这仨字匪里匪气的。
大家于是默认折中一些,叫当家。
刘老摸着胡子,脸上都是长者的智慧:“你们看她这支军队,个个身强体壮,走路时落地脚步却轻。
这说明他们身手都很不凡。
而这次他们帮咱夺回镇子,搁在哪家军老爷,不得是搜刮一顿,叫咱奉上金银宝贝?
但他们不,不光只字没提跟咱要钱,甚至连口粮,都是吃的他们自己随身带的!
我故意没提给他们表示,那位念当家从头到尾没露出一丝怒意,就像是……”
刘晓静若有所思接话:“就像是她觉得打那帮东洋鬼子是应当的,不跟咱们要一针一线也是应当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