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血腥气似乎还未完全散去,但一种新的秩序,已然在祁王府内悄然建立。
陆晚吟深知,杀一儆百只是手段,真正的稳固,在于清除隐患,凝聚人心。
当日午后,她便请来了王府的总管事、内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嬷嬷,以及墨影,齐聚在平日里处理内务的花厅。
萧夜珩并未亲自到场,但他的默许和之前那句“交由王妃全权处理”,便是最大的支持。
花厅内,气氛严肃。
陆晚吟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下方几人。总管事略显忐忑,几位嬷嬷神色恭敬,墨影则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但眼神中透着支持。
“王爷将内务整顿之事交予我等,是对我等信任。”陆晚吟开门见山,声音清晰平稳,“前院之事,想必诸位都已知晓。内鬼虽已伏诛,但其能潜伏至今,说明府内人员管理、制度执行,仍有疏漏。”
众人纷纷点头,面露愧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陆晚吟继续道,“借此机会,我们需对王府内外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整顿。目的,并非苛责,而是清除隐患,让忠心做事的人安心,也让王府真正铁板一块,再无宵小可乘之机!”
她的话语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王妃所言极是!”总管事率先表态,“奴才定当全力配合王妃!”
“老奴等人但凭王妃吩咐!”几位嬷嬷也齐声应和。
墨影抱拳:“属下及一众侍卫,听候王妃调遣。”
“好。”陆晚吟微微颔,开始部署,“此次整顿,分三步走。”
“第一步,人员清查。由总管事牵头,墨侍卫派人协助,对所有仆从的籍贯、来历、入府时间、担保人、以及近年来的表现,进行一次彻底的复核。尤其关注那些与府外人员,特别是与柳家、永昌侯府乃至靖王府有任何潜在关联者,或是近期行为有异常、收支明显不符者。”
“第二步,岗位核查。由几位嬷嬷负责,对内院各岗位职责进行重新梳理明确。评估现有人员是否胜任,是否有岗位职责不清、交叉重叠或存在监管盲区之处。对于关键岗位,如厨房、库房、采买、近身伺候等,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轮换,确保用人可靠。”
“第三步,制度落实。前院所立新规,需不折不扣执行。同时,完善日常巡查、汇报机制。各院管事需每日向总管事汇报异常,总管事定期向我和王爷汇总。墨侍卫的监察职责,也要常态化。”
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整个祁王府,仿佛一架精密的机器,开始高且有序地运转。
墨影派出的侍卫,配合着总管事手下的人,开始逐一核对名册,询问查证。没有大声呵斥,没有刑讯逼供,但那种无声的严谨和压力,让一些心里有鬼的人坐立难安。
几位老嬷嬷则拿着花名册和岗位录,穿梭于各院之间,仔细询问、观察、记录。她们经验丰富,眼光毒辣,谁做事踏实,谁偷奸耍滑,谁可能心存怨怼,往往几句话,几个眼神就能看个大概。
陆晚吟也没闲着。她坐镇花厅,随时处理汇总过来的信息,做出决断。
“王妃,查到一个。”墨影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记录,“浆洗处一个婆子,她的儿子在靖王府名下的一间铺子里当学徒,此事她入府时并未言明。”
陆晚吟看了一眼,语气平静:“调离浆洗处,安排去负责外围院落洒扫,暂时远离核心区域,观察其后续表现。”
“是。”
不一会儿,一位嬷嬷来回禀:“王妃,老奴现针线房有个小丫鬟,近来常与府外一个货郎接触,私下传递些绣品,换些银钱。虽未查出传递消息,但违反府规,且其人心思活络,不甚安稳。”
陆晚吟略一思索:“按府规处置,罚俸,警告。若再犯,或现有其他不妥,立即清退。”
“老奴明白。”
也有主动前来坦白或检举的。
一个负责庭院打理的小厮,战战兢兢地找到总管事,坦白自己曾收过王贵几钱银子,帮忙留意过王爷院外是否有生人频繁出入。他吓得脸色白,连连磕头。
消息报到陆晚吟这里。
“主动坦白,且情节轻微。”陆晚吟道,“罚俸一月,以观后效。告诉他,王府念其老实,给一次机会,望他珍惜。”
那小厮得知处理结果,感激涕零,之后做事愈卖力认真。
整个整顿过程,雷厉风行,却又并非一味严苛。该清理的绝不手软,该给予机会的也留有余地。重在查清事实,分清主次,消除隐患,而非制造恐慌。
几天下来,陆续清退了三名来历不明、与外部关联存疑且表现不佳的仆役,调整了七八个岗位的人员配置,对十几名有轻微违规或失察行为的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惩戒和警告。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府内那些原本存在的懒散、推诿、打探消息的风气为之一肃。每个人都更加谨守本分,做事也更加尽心尽力。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位王妃娘娘,眼里揉不得沙子,但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跟着这样的主子,只要本分做事,就有前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陆晚吟在处理这些事情中展现出的公正、果断和清晰的头脑,也彻底折服了王府的中下层仆从。连同之前她救治老仆、稳定王爷病情积累的声望,她的威信在王府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