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10120(第6页)

110120(第6页)

因为和太子殿下偶有联系,他是知道此人有多么繁忙,说句僭越的,堪称日理万机也不为过。他十一二岁时,宋军还三度落败于西夏军。不出五年,整个大宋都厉兵秣马、剑指十六州,这么大的变化需要人付出多少心力还用说么?

所以,他对偶遇这件事抱着十足的平常心,或者说压根没觉得能撞上太子。但命运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刚步行到大营门口时,迎面撞上了另一队人马。定睛一看,为首的那人(称作孩子更为恰当),不是太子殿下又是谁呢?

赵宗实激动极了,快步走了过去,对他行了一大礼:“见过太子殿下。”

扶苏被吓了一跳。

待他看清来人是谁,乌溜溜的眼睛立刻弯了起来:“呀,原来是宗实兄。今日轮到你来给禁军讲学吗,真是辛苦。”

赵宗实摆手连连:“不辛苦,一点儿也不辛苦。监里还有同窗羡慕我能来呢。”

至于羡慕他是因为能见到太子这件事,赵宗实有眼色地没说出口。太子殿下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怪癖:他特别不喜欢有人夸他,包括直抒胸臆和拐弯抹角。据说他曾经在宫廷宴席上,因为被夸而生气,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愤然离席,官家怎么劝都不好使。

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殿下性情谦逊、不被浮言迷住眼睛。也有人说是太子的面皮薄,被夸就会害羞。但自那件事以后,除了殿下的亲朋外,旁人皆不敢当面说他好话。

与此相对的,那些当着太子只面咽下的溢美之词,在背后十倍百倍地喷涌而出。太子殿下当面听不见,背后却处处挨夸。倒也是庙堂与坊间的一大奇观了。

扶苏还没说话呢,站在他背后的人却突兀地笑了一声,仿佛听懂了赵宗实的未竟之语:“看来你今日得偿所愿,要遭人妒忌了。”

赵宗实刚要称“是”,却被此人半边脸颊上的青紫色吓了一跳。面上刺字之人,还和太子殿下站在一起,除了护国节度使狄大人还有谁?他刚才欣喜于见到太子殿下,完全把狄青抛诸脑后,这还得了?

他又惶恐地给狄青行礼。后者好笑地把赵宗实抬起来:“莫多想,你愿意来给这群不成器的家伙们开智,我又怎会怨怪?”

他的目光落在了赵宗实腋下的《求知报》,恍惚了一阵。庆历五年,还是成王的太子殿下应下他的承诺,要写一本军中人人可读之书。他还以为是夸下海口的狂言妄语。

不久后官家题头作序的《求知报》就横空出世,一跃成为军中、瓦舍最受欢迎的读物。一晃就连载四年了。

现在的《求知报》,虽然已经全盘由王大人接手,主编那一栏依旧印着太子殿下的名讳。应主编本人的强烈要求,只用了“赵肃”,而不是更加夸张的“太子殿下”“三元郞”。不然销量还会涨得更高。

但这已经足够了。现在《求知报》的读者们都知晓,《求知报》中有一个专栏是由太子殿下亲自主笔。不管他平日有多忙,都笔耕不辍,四年以来从未开过天窗。

再加上几位文坛宗师们也相当给太子殿下的面子,乐意把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朋党论》《秋声赋》等震动文坛的名篇相继刊载后,报纸第一页的文章位置也成了文坛的兵家必争之地。新锐新作亦不断涌现,如苏洵的《权书》《衡论》、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伤仲永》和曾巩的《墨池记》……都是各自风骚一时的名作。

名篇层出不穷,最高兴的竟是太子殿下。他甚至专门拜访了各位作者,把登在《求知报》上的文章结成了集子,交由国子监下的书局刊印。他的友人还劝他自己也写一篇塞进去,却被拒绝了,至今被引为遗憾。

那可是四岁就获得三元之殊荣,范仲淹、欧阳修一齐称赞的文采呀。他写出来的文章该有多漂亮?可惜,太子殿下最著名的殿试平戎策,因为事关国家机密,不能刊载于人前。但是,据说看过的人都交口不绝。

所以太子殿下的文采到底如何呢?这件事至今在汴京人民的心中是个谜。

狄青想得远了,不觉淡淡出神。回过神时,殿下已经热络地和那名为赵宗实的宗室子弟聊了起来。他还热情地让侍从掏出一个罐头:“尝尝看怎么样?能不能给点意见?”

赵宗实连忙接过:“这是……军粮?”

“对的。”扶苏点了点头:“是我最近鼓捣出的东西,你先尝尝看。不管好不好吃,都要老实告诉我。”

赵宗实一听说是扶苏新作品,揭罐头的速度都快了几分。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是一等一的老饕?甚至得天所授,发明了一堆食谱。他料定今日必有口福。还可以说给同窗们听,指不定他们有多羡慕呢。

罐头是用竹子做成的,揭开封口之后,竹节里盛满了……呃,黄色的泥巴?赵宗实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形容这诡异古怪的军粮。他顿时迟疑了。与此同时,手里却被扶苏塞了一把勺子。

他心一横,硬着头皮舀了一口“泥巴”送入口中。就算真是泥巴又如何?是太子殿下给的,就得吃!

话虽如此赵宗实闭紧双眼,眼皮颤抖。但那“泥巴”入口时,和赵宗实想象中的土腥味截然不同,软和而绵密,仿佛流沙般入口即化。口味分明是咸香的,细品之后却有淡淡的香醇回甘萦绕唇齿之间。

“……莫非是土豆?”他迟疑道。

扶苏:“没错,准确来说,是土豆泥。”

原来是土豆啊,这个赵宗实就熟悉了。这不就是太子殿下得天所授的祥瑞本瑞嘛?据说他当年用一桌极为美味的饭食折服了群臣,惹得没赴宴的人纷纷好奇,土豆到底是什么味道?

传言闹得沸沸扬扬的,甚至有人为了博眼球扬言根本没有土豆。结果就在次年,土豆大丰收,汴京城中人人都能吃到。太子殿下又在《求知报》上公开了他的十个食谱,此后,再无人怀疑他老饕的名声是假。

未曾想,就连新的军粮也是土豆做成的。

赵宗实一边想着,一边忍不住又挖了几大勺送入口中。他的眼睛亮亮的:“难道说,这也是您得天所授?”

扶苏:“……”灵感来自于肯德基的土豆泥,算是得天所授吗?

他避开了这个问题:“所以味道怎么样?”

赵宗实毫不迟疑:“美味。”

扶苏呲了下牙:“客观点说!”

早知道就不说土豆泥是他鼓捣出来的了。就知道旁人是这个反应,被滤镜蒙蔽了五感。刚才给禁军的人试吃时,他们也这样!

赵宗实缩了缩脖子,在扶苏自以为凶恶的威逼下屈服了。他绞尽脑汁了好一会儿:“呃……有点干?感觉把嘴里的水分都吸走了,吃多了会口渴,想喝水。”

扶苏如获至宝:“嗯嗯,还有吗?”

赵宗实摇头连连。

扶苏不死心:“真没有了?”

“真没了。”

“好吧。”

扶苏瘪了瘪嘴,又很快振作起来。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好消息。土豆泥的饱腹感极强,味道也受到了一致好评。除了干噎以外,再没有别的缺点。那么改良的时候,捣成泥的时候应该多加点水,增加湿润感。再或者……

他在脑内修改着食谱,赵宗实却福至心灵般联想到另一个方向。太子殿下突如其来的册封、征伐之气满满的年号,还有投入军中试吃的军粮……不会吧?难道他们厉兵秣马了这么久,真的要开始了吗?

赵宗实欲言又止,眼神几度从扶苏的脸上划过。后者好像看懂了他的想法,微微一笑。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扶苏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