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栏打开,几人前後一起将猪赶入猪笼,拿竹片将猪笼一叉,它们就出不来了。
几个壮汉拿扁担将大肥猪提起来,为首的猪贩子看着秤砣,跟霍柏笑道:“霍三哥你来瞧瞧,这猪两百八十六斤,十文五一斤,刚刚好三两银多三文。”
齐棠心中默默算了一番,不由惊赞商贩算账之快。
一头头猪称了,有头够三百斤,另一头却是二百七十出头,合起来有八百五十八斤。
猪贩子直接掏出十银元宝来。
许美莲接过来,找了一两银回去,笑得合不拢嘴。
这钱都是一家子努力挣来了,许美莲乐呵呵道:“想吃什麽随便提!”
加上自留的两头,自己留了剩下的都卖掉,一年养猪收入都过十几两银。
而且谷也卖了不少钱,一亩地收成五六百斤,一斤谷两文出头,他们家自留一千斤,除了缴税,赚三两银。
光种粮食就是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霍柏他两个兄弟问要不要种他们家的地时,霍柏都摇头摆手拒绝了。
现在霍家三个兄弟就剩下霍柏种地了,另外两个,大伯家的大哥娶了别镇的姑娘,那姑娘是独生女,家里有钱,全家都搬过去了。
至于霍玉舟家,也做生意去了,小本生意,暂时还没成为商户。
除了上面卖猪卖粮,还有一笔卖鸡鸭的收入,之前的小鸡小鸭长大了。
上百只鸭,上百只鸡,一只三四十文,自留一些,也有六七两银。
早晨许美莲两口子一个驾马车,一个驾牛车,鸡鸭山货一车,包子甜品一车。
包子甜品摆在里面,鸡鸭山货摆在外面,隔得有些远,但还是能看到彼此。
许美莲卖着包子甜品,摊子前没人的时候又去看看自家的鸡鸭。
看大家围上来,又买鸡又买鸭还要提一篮子冬笋,乐得合不拢嘴。
每逢街日卖包子甜品有五六百文一日,要过年了,赚得还更多些,有时七八百文。
非街日时也不是没进项,挖竹笋挖草药捡山货,时多时少,挖竹笋能赚大钱,有时大几十,有时小几十,一斤按十五文算,一日入几百文。
当然不是天天有。
还有挖草药,少说也有个三四十文一日,见秋带他们去挖时就不止这麽一点。
这钱一存起来不就多了。
也正是如此,他们家能在村子建上那麽好的三大房,又能将娃拉扯大,又能存下钱。
之前给见秋买帽子的钱早就赚回来了,明年就可以考虑让春行上个好些的学堂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霍见秋彻底歇了进山的心思。
养肉的鸡鸭都卖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不少母鸡母鸭,猪就剩一头大可怜。
每天工作都很清闲,爹娘出去卖包子,霍见秋就在家里淋菜,齐棠跟着他一块出去,看到菜叶上的寒冰还拿起来给霍见秋看,手指头冻得红通通,脸上却满满都是笑意。
把肥硕的青菜摘回来,切得碎碎的,放在粥上,再拌点米糠给鸡鸭吃。
大肥猪也很喜欢吃,直接丢给它吃就行了。
天气晴朗,又可以出去放风筝,一番改造过後,,桃花的风筝可以飞起来了。
玩了一个上午,齐棠跟霍见秋有说有笑回去,回到家齐棠愣了一下,娘亲又坐在门口看着远方发呆。
齐棠喊了两声她才回过神来,他心里有担心,但还是带着笑拉着阿香回家:“娘,见秋说过两天咱们到镇上赶集,娘也去吧,买一些年货。”
他摸到娘亲的手被冻了一下,心里的愁绪更添几分。
这边冬天没有北方冷,没有用汤婆子的道理,连帽子都不戴的。
只有老人孕妇才会用火炉跟帽子,汤婆子还是没有。
齐棠暖着娘亲的手,心里默默想着还是给娘买个汤婆子。
同时又不由得埋怨自己对娘亲的关照太少,爹爹不在,娘才是最伤心的那个。
他将阿香推进房点暖炉子,坐在床边陪她说话,并决定从此以後多陪陪娘亲,去哪里都带娘亲。
吃完饭他还不想回房睡,要跟娘睡。
阿香点着他脑瓜子笑道:“糖糖今年几岁了?”
齐棠不要脸了:“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