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活佛济公第四部什么时候上映 > 第334章 老戏台板藏旧声 锣鼓醒魂了前缘(第1页)

第334章 老戏台板藏旧声 锣鼓醒魂了前缘(第1页)

秋分的灵隐寺总飘着桂花香,大雄宝殿后的桂树落了满地金瓣,却在这日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碎——钱塘镇戏班的班主周老班主,拄着拐杖跌跌撞撞跑进来,戏服的水袖还沾着泥,嘴里不停念叨:“大师!戏台闹鬼了!唱了一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竟自己响起来了!”

济公正坐在桂树下,手里剥着刚煮好的栗子,金黄的果肉塞进嘴里,吃得满手是壳。他闻言抬头,吐掉栗子壳笑道:“闹鬼?怕是老戏台记着旧人旧事,想再唱一段吧。走,瞧瞧去。”

两人刚到钱塘镇的老戏台,就见戏班的人都缩在台下,没人敢上台。戏台的红绸幕布半掩着,明明没人拉动,却自己轻轻晃动,幕布后传来“咿呀”的唱腔,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化蝶”的片段,声音婉转,却带着几分空寂,听得人心里堵。

济公走上戏台,指尖摸了摸台板——台板是百年的老松木,木纹里嵌着些暗红的痕迹,像沾了胭脂,凑近闻,还能闻到淡淡的脂粉香,混着陈年的木屑味。“这台板里藏着个影子,是个唱花旦的姑娘。”他敲了敲台板,声音“咚咚”的,比其他地方闷了些,“下面有空腔,藏着东西。”

周老班主一听,脸色瞬间白:“是……是阿蝶!三十年前,戏班的花旦苏蝶,就是在这戏台上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唱到‘化蝶’时突然倒下去,再也没起来……”

苏蝶的名字,济公倒有印象。当年苏蝶是钱塘镇有名的花旦,唱腔清亮,身段柔美,尤其擅长演祝英台,和唱梁山伯的小生林风是戏班的“黄金搭档”,两人暗生情愫,约定唱完百场《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成亲。可在第九十九场时,苏蝶突然在台上咳血,没多久就病逝了,林风也从此离开戏班,再也没回来。

“苏蝶走后,这戏台就偶尔不对劲,”周老班主叹了口气,“有时半夜能听到唱腔,有时幕布会自己动,我们都以为是她舍不得戏台,没敢多想,直到今天下午,唱到‘化蝶’时,戏台竟自己响起来,还飘出件红嫁衣,落在台中央……”

济公掀开台板,下面果然藏着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件绣着蝴蝶的红嫁衣,嫁衣的领口绣着“苏”“林”两个字,还有一支银质的簪,簪头是蝴蝶形状,翅膀上还沾着点碎钻,早已失去光泽。最底下,是一张泛黄的戏票,日期正是苏蝶病逝那天,座位号是“正中间第三排”,是林风当年常坐的位置。

“她在等林风。”济公拿起红嫁衣,嫁衣轻飘飘的,像是还带着苏蝶的体温,“当年她走得急,没来得及和林风告别,这戏台成了她的牵挂,才把心事藏在台板里。”

话音刚落,台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灰布长衫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来,头花白,却梳得整齐,看到戏台上的红嫁衣,突然红了眼:“阿蝶的嫁衣……我终于找到了。”

老人正是林风。他当年离开戏班后,去了外地学医,想查清苏蝶的病因,这一去就是三十年。“阿蝶当年咳血,是得了肺痨,”林风的声音颤,“我走后才查到,可等我回来,戏班已经散了,戏台也荒了,我找了她的嫁衣找了三十年,没想到藏在台板里……”

济公把红嫁衣递给林风,又敲了敲台板:“苏蝶的魂魄附在台板里,不是想闹,是想再和你唱一段‘化蝶’。今晚,你就陪她唱完这第一百场吧,了了她的心愿。”

当晚,老戏台挂起了灯笼,戏班的人重新化妆,林风穿上当年的梁山伯戏服,虽已年迈,身段却依旧有当年的影子。锣鼓声响起,林风走上戏台,开口唱道:“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

就在这时,幕布后传来苏蝶的唱腔,和林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明明是空寂的戏台,却像是有两个身影在台上起舞。台板轻轻晃动,红嫁衣从木盒里飘出来,在空中旋转,像是祝英台的水袖,最后轻轻落在林风的肩头,像是苏蝶在轻轻拍他的肩。

唱到“化蝶”时,戏台的灯笼突然亮了几分,空中飘起细碎的彩蝶,像是真的有蝴蝶从戏台里飞出来,绕着林风飞了一圈,然后慢慢消散。唱腔渐渐停了,幕布也不再晃动,整个戏台恢复了平静,只有台板上的木纹,似乎比之前亮了些,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她走了。”林风摸了摸肩头的红嫁衣,眼泪掉了下来,“阿蝶,我们终于唱完百场了,你可以安心了。”

周老班主看着这一幕,也红了眼:“以后这戏台,就叫‘蝶风台’,让大家都记得阿蝶和林风的故事。”

济公坐在台下,剥着栗子笑道:“这就对了嘛!老戏台记着旧情,旧人记着约定,只要心愿了了,再深的牵挂,也能化作彩蝶飞走。”

必安凑过来,好奇地问:“师父,苏蝶阿姨为什么不恨林风叔叔走了这么久啊?”济公摸了摸他的头:“恨什么?她知道林风是为了查清她的病因,心里装着她。这世间的执念,大多是牵挂,不是怨恨,只要牵挂的人记着她,就够了。”

夜色渐深,老戏台的灯笼渐渐熄灭,林风抱着红嫁衣,坐在台板上,轻声哼着“化蝶”的唱腔,声音温柔,像是在和苏蝶告别。济公带着必安往灵隐寺走,路上的桂花香飘过来,混着淡淡的脂粉香,像是苏蝶的祝福。

回到灵隐寺时,桂树的花瓣还在落,济公坐在台阶上,继续剥栗子,嘴里哼着“化蝶”的调子。他知道,这世间的情,就像老戏台的唱腔,只要有人记着,有人传承,就算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也能依旧婉转,依旧动人。而他,愿意一直做那个“听戏人”,用一把破蒲扇,扇走世间的遗憾,也扇出人心底的温情与牵挂。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dududu活佛济公第四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