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的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土坯房的炕沿上,叶青云睁着眼睛,手里还攥着耶律娟送的狼图腾玉佩,心里像揣了团烧得正旺的炭火,半点睡意都没有。耶律娟说的“蛮族缺粮少盐”,像一道光劈开了他的思路——吴店村离蛮族边境不算远,县城里粮铺、盐铺的存货充足,要是能把大夏的粮食和盐,运到蛮荒之地去卖,这不比在家做豆腐赚得更多?既能让家里的日子彻底好起来,还能借着和耶律娟的交情,让两边都得利,说不定还能让边境少些冲突。
越想越兴奋,他干脆从炕上坐起来,披着衣服走到灶房。白天做豆腐剩下的豆渣还在竹筐里,灶膛里的余温还没散,他摸着那口熟悉的铸铁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队队马车,载着粮食和盐,朝着蛮族部落走去,车辙印在草原上延伸,最后换成蛮族的玉石、毛皮,再拉回大夏换成更多的粮盐——这哪里是简单的买卖,这分明是条能长久走下去的生路!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李道然披着棉袄走进来,见他站在灶房呆,笑着问:“咋还没睡?是不是琢磨着豆腐的生意?”
“爹,不是豆腐!”叶青云转过身,眼睛亮得像夜里的星星,一把拉住李道然的胳膊,“我想做更大的买卖——把咱们大夏的粮食和盐,运到蛮族去卖!”
李道然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去蛮族?那地方太远了,路上还不安全,万一遇到劫匪,或者蛮族那边出了岔子,咱这辛苦攒下的家当,不就全没了?”
“爹,您听我说!”叶青云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耶律娟说了,蛮族现在缺粮缺盐,咱们运过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而且耶律娟是蛮族的二公主,有她担保,蛮族那边不会出问题。咱们用粮食和盐换他们的玉石、毛皮,这些东西在大夏值钱得很,再拿回来卖,能赚好几倍的利!”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咱之前帮耶律娟换粮盐,她欠咱人情,这次去,她肯定会派人保护咱们。咱不用自己走太远,就在边境的山口交接,风险能小不少。”
李道然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抽着旱烟,眉头渐渐舒展。他知道儿子不是莽撞的人,既然敢提这个想法,肯定是琢磨透了。可他还是有些担心:“就算有耶律娟担保,路上的安全也得考虑。从咱们村到边境山口,有一百多里路,中间要经过黑风岭,那地方常年有劫匪出没,专抢过往的商队。还有,运粮盐需要马车、人手,这些都得提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得有靠谱的保镖,不然再多的粮盐,也不够劫匪抢的。”
“您说的正是我担心的!”叶青云一拍大腿,“保镖是关键!咱村里的人大多是庄稼汉,没学过武艺,遇到劫匪肯定不行。我想了,要么找以前在军营里的兄弟——上次从断仇谷活下来的,有几个是罗通将军的旧部,会些武艺,现在说不定还在碗邱县;要么找县城里的镖局,不过镖局收费贵,咱刚开始做,怕是承担不起。”
李道然点了点头,吐出一口烟:“找军营的兄弟靠谱些。他们跟你一起在战场上过过命,知根知底,也不会坑咱。而且他们刚从军营出来,说不定也没找到生计,咱给他们开工钱,管吃管住,他们肯定愿意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叶青云兴奋地说,“明天我就去碗邱县,找朱胖子大哥问问,看看那些兄弟现在在哪。要是能找到个会武艺的,再加上村里几个有力气的乡亲,组成个小队伍,路上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王二妮被父子俩的说话声吵醒,也披着衣服走了进来:“你们爷俩聊啥呢,这么晚还不睡?”
叶青云把要去蛮族卖粮盐的想法跟王二妮一说,王二妮先是担心,后来听他说有耶律娟担保,还要找军营的兄弟做保镖,也放下了心:“只要安全有保障,咱就试试。家里的豆腐生意现在也稳了,能顾着日常开销,你去做这个买卖,娘也支持你。”
得到养父母的支持,叶青云心里更有底了。他看着灶房里的豆腐模子,又想起边境山口的马车,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一条新的路口——这条路上有风险,却也藏着让家里彻底翻身的希望。
天蒙蒙亮时,叶青云就收拾好了行李,揣着几两银子,准备去碗邱县找朱胖子。李道然把他送到村口,又叮嘱道:“路上小心,找到兄弟们后,先跟他们好好聊聊,别着急定下来。要是遇到难处,就去找肖亲王,他肯定会帮你。”
“爹,您放心!我肯定把事情办妥当!”叶青云对着李道然拱了拱手,转身朝着碗邱县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风还带着雪后的寒意,却吹不散他心里的热乎劲。他知道,这趟碗邱县之行,是做粮盐买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要找到靠谱的保镖,解决了安全问题,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他摸了摸怀里的狼图腾玉佩,又想起耶律娟的承诺,脚步越来越快,仿佛已经看到了满载玉石和毛皮的马车,正朝着吴店村赶来。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不留神就穿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