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民国生活日常 > 第81章 平津沦陷 勿忘国耻(第3页)

第81章 平津沦陷 勿忘国耻(第3页)

事後,日本人还想让校方约束二人。可清华是出了名的学术自由,南开的抗日情绪更盛,别说北方教育部没有办法,就算日本人向金陵政府施压,金陵政府来了也束手无策。

想管,山高路远,怎麽管?

让朗家管?朗家说,女儿已经嫁了人,便归丈夫管,他们不好管。

也是第一次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得到这样“正确”使用。

让莫家管?莫家更是要把人轰出来。谁不知道莫霞章早年就跟莫家断绝了关系,他们拿什麽管?

就算之前莫家有一位姑妈嫁来了北方,可东北事发後,姑妈一家就搬去美国了,他们能找到谁来管?找同样被莫霞章断绝关系往来的老师荣礼先生吗?

一时之间,日本人和金陵政府都拿莫霞章丶朗文薰夫妇二人无可奈何。

可现在,北平即将成为囊中之物,他们终于能一雪前耻了。

日本人还没打进北平城,便公开向记者表示要通缉“反日分子”,并列出一连串名单,文薰和霞章的名字赫然在列。清华大学留校的秘书长担心他二人日後会遭到日本人毒手,立马联系好人,并派出专员,将夫妻俩提前送走。

朗文薰和莫霞章是全国知名的学者,若他二人遇难,是文化界的损失,也会引发群情激愤。

家园已经被毁,校园也不能多待。文薰和霞章虽然心痛,但在此紧要关头,还是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们简单地收拾了行李,携带了必要财务,跟着来接应的人一起,带着郭瑞一家和孩子几方辗转,逃离了北平城。

此时,正是1937年7月27日夜。

北平通往津市的铁路已经被日本人控制,要走,只能走水路。文薰一家人穿着朴素能遮掩身份的衣裳,坐在船上,听着护送他们的清华园图书的管理员唐先生诉说事情的经过。

“平津铁路的要道已经被日本人占了,咱们没办法坐火车南下。还有一种方法是从天津港乘船出发,可保不准日本人什麽时候会打过来。往青市坐船往下再转道也不行,如果到时候日本人往东边也派兵,把地一占,在火车上又或者轮船上抓人简直是瓮中捉鼈,易如反掌。”

文薰很快想到:“那我们只能直线南下了。”

步行,或是换乘水路,穿过冀丶豫丶鄂三省,到达湘南大後方。

可这其中的山匪丶兵祸,哪里是文人之躯扛得住的?更别说他们还带着孩子,最小的只有四岁。

汤先生看着这一家人,也觉得这个方法有些残忍,可,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郭瑞不怕困难,他就怕没有着落。他主动问:“去南方当然好,可我们哪里有落脚的地方?”

霞章道:“我有一位表兄在江城任职,我们可以去鄂省,暂时投靠他。”

文薰立刻明悟:这说的是玄致锦姝一家。

唐先生忙问:“可靠吗?”

霞章道:“是我的亲表兄,在金陵政府任职。”

金陵政府再不要脸,也不能把自己家人抓了交去给日本人吧?

既然他们能有落脚的地方,唐先生便暂时放下了心。闲话少提,他摇着船,将文薰一家带去了津市。

28日,大家在津市租界稍作修整。

此时,北平沦陷的消息已经传来。

面对国耻,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可这是提前预料到的事,或许也因为提前伤心过了,大家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的悲伤。

萦绕在衆人眼里的只有迷茫。

文薰在这时担起了鼓舞士气的责任,她拉着宝淑和年年的手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日子,记住七月七日,记住七月二十八日!这是我们身为国人却无法守好国门的耻辱之日,是纪念那些前线奋勇抗战,英勇牺牲的战士的祭典之日,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原因,是再也不要落後于人的原因!”

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亡国。

宝淑含着眼泪大声地喊道:“我不要做亡国奴——”

心情激荡之後,又缓缓平复下来。文薰借此为大家构建了一条通往南方的逃亡之路,同时也大胆预言:“学校也会搬到南方去,可我们不会一直在南方教学,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能回来的。”

这是一个美丽的梦,大家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

下午,秀英带着孩子,文薰则和郭瑞去了一趟联合银行,仔细将家里的存款装点,又换出来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金条——这些金条不是拿来用的,而是留在身上做预备,等在半路上遇见土匪,送给他们的“买路钱”。

无论如何,他们一家人都要平安抵达後方,他们还有责任和义务需要承担。

而霞章则是紧急回了一趟南开。

南开大学的校长与主任同样已经离开了学校,霞章找到了留任坚守的学校秘书长屈茂星先生,告知自己一家的行踪。

屈先生却先告诉他:“你们要去南方的话,也可以先往渝城去。如果津市守不住,那我们的学校大概率是要搬去渝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