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铁血 > 第12章 大明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第2页)

第12章 大明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第2页)

记得一年之后,山东将爆一场大规模的民变,由早就存在的白莲教主导。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对如今已经捉襟见肘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朱由校还计划推行初步的扫盲政策,在各省主要城市设立学院,百姓只需缴纳少量费用,便可送孩子入学。

这种措施主要覆盖基层百姓,但广大农村地区仍难以顾及。可朱由校也清楚,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两百多年的大明体制,积弊太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宣顾秉谦、魏广微来乾清宫见朕!”

这两人是历史上着名的阉党骨干,天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是“九千岁”魏忠贤的左右手。当年魏忠贤能掀起针对东林党的大狱,正是他们二人协助推动。他们利用明末三大案,将祸水引向东林党,使其遭遇毁灭性打击。后来崇祯帝过度信任东林党,东林党才又重新抬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人虽非清廉之士,却忠于皇室,也是有实际能力的官员。朱由校正需要这样的人,更何况他们本就是东林党的死敌……因为他们是齐党、楚党和浙党的成员。

“臣恭请陛下圣安!”

这是顾秉谦与魏广微第一次觐见皇帝,紧张是必然的,但更多的是对皇帝召见用意的好奇。

“朕安,平身。”

“王伴伴,把报纸拿给两位大人看看。”

报纸?顾魏二人从未听过这个称呼。大明不是只有邸报吗?

他们花了将近一刻钟,才将这份“报纸”上的内容看完。内容全是近期被朱由校抄家处斩的东林党人信息,详细列出他们空谈误国、欺君罔上、贪污受贿的罪行与处理结果,还附带了辽东局势和近期战况。

“陛下是要将这报纸往各地?”

魏广微疑惑地问道。

“正是。我大明既然有邸报,也应有报纸。邸报内容有限,百姓根本看不到,对国家大事毫无所知。”

“这份报纸就是为百姓准备的。朕打算在全国各城设立报社,京师设总社,便于统一管理。”

“朝中将设一个信息司,负责内容审核,报社由信息司主导,派遣官员进驻各地报社。每出一份报纸,就由这些官员负责张贴宣传,所有衙门、城门以及集市等地都要张贴,务必要让百姓人人知晓。”

“信息司负责把内容整理清楚,再呈报总社。总社负责印制报纸,分至各地。每十日出一期。报纸上要标明具体年月日,写清楚生了什么事,朝廷如何应对。每份报纸定价一文钱。”

“第一任信息司主官就由你来当。”

朱由校看着魏广微说道。

魏广微内心激动,拱手回应:

“臣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朱由校点头,他要的就是这股干劲。他又说:

“朕打算设立教育司,在各省主城先行试点。每座主城建一所学堂,请当地有声望、受百姓敬重的秀才、举人担任教书先生,由朝廷放俸银,并赐予从九品官身。这是给那些未能入仕的文人一个机会。”

“但教育司关系到大明未来,人选必须严格把关。不求才高八斗,宁可才学浅薄,也不能让品行不端之人混入其中。”

“教育司每年审核一次,淘汰不合格者,剥夺其官身与功名,优秀者则可提拔。”

“顾秉谦,教育司就交给你,务必办好!”

“陛下放心,臣定尽心竭力。”

朱由校看着面前二人。他对他们的能力是认可的,毕竟历史上有过表现。只是担心他们扛不住那些文人士绅的压力。

“这两个司是新设机构,定为正四品。不归六部与内阁管,直接对朕负责。官员任免也不归吏部管辖,由朕亲自决定。你们回去后,好好梳理朝中与民间合适人选,列出名单呈报。”

“另外,把两司建设与推广所需的费用也算清楚,写成奏疏送上来。”

朱由校语气沉稳:

“今天说的事,你们二人必须严守秘密,不得泄露半句,明白吗?”

顾秉谦与魏广微心头一紧,齐声应道:

“陛下放心,臣愿以性命担保!”

等二人退出后,朱由校召见了东厂大档崔应元。此人也是个狠角色。

历史上,他与许显纯、杨寰、孙云鹤、田尔耕并称“五彪”,是魏忠贤得力的情报干将,情报能力极强。

“你去一趟山东,多带些精明能干的手下,暗中盯住孔家,不得暴露,不能惊动他们。”

“还要彻查山东的白莲教,重点盯住一个叫徐鸿儒的人,现线索立刻上报。”

朱由校又叮嘱:

“孔家势力盘根错节,若遇棘手之事,可直接向朕汇报。当地官员不论大小,都要查清楚底细。多数与孔家有牵连,你去后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事情做不好就让位,朕要的是结果,不是理由,明白了吗!”

崔应元清楚,自己的未来就系在这一次任务上。他语气坚定地回应:

“陛下请安心,若臣无法完成使命,臣自会让人提着我的头来向您谢罪!”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