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明之铁血 > 第349章 问责清算开始(第2页)

第349章 问责清算开始(第2页)

此举牵连极广,一旦举旗,便是灭族之罪,非走投无路者不敢轻动。

明末军制虽积弊重重,却也有其维系之道。

纵观整个朝代,无论国势如何衰败,战事如何溃乱,君主如何昏庸,朝政如何腐败,始终未有边将公然举兵叛乱。

原因在于兵权并不独掌于武将之手。巡抚、总督等文官掌控大局,军队调动必须持有兵部正式文书。

将领所能依赖的,不过是一支豢养于私宅的家丁队伍。正因如此,他们的忠诚往往只限于自身利益。

普通士兵连饭都吃不饱,还要承受层层盘剥。在这些将领眼中,士卒不过是榨取油水的工具。

只要家中亲兵精锐成军,朝廷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人确是战场上的主力。

而中枢对此,默认纵容——只要你不动刀造反,不打出反旗,其余皆可容忍。

正因如此,明代边将既无胆量,也无能力真正起事。

但长期放任,却催生出一种割据心态。尤以辽东为甚,李成梁之事便是前车之鉴,加之地域混乱,极易滋生野心。

至于九边其余各镇,情况稍好,尚未达到辽东那般失控的程度。大多数将领不过是贪财惜命之徒,只求自保,不愿冒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由校向来将目光聚焦于京师、江南与辽东三地,对九边事务则少有关注。

朝廷的政令与调度,也几乎全部围绕这三大区域展开。

明末动荡的核心矛盾,正集中爆于此三处,其余地方虽有波澜,却不足为患。

……

陈奇谕此次赶赴大同,真实用意在于安抚那些经不起深查的边镇将领。

天子所言极是,整顿九边并非当务之急。

此时林丹汗正盘踞北方草原,日夜窥伺中原动向。

倘若此刻边关生变,军心动摇或地方骚乱,对方必定趁虚而入。

更令人忧虑的是,某些将领为求自保,或许会倒戈相向,投奔敌营。这般局面,必将重创大明根基。

当他踏入大同镇城,见文武官员大多已在等候,心中悬石这才稍稍落地。

例行寒暄过后,他便召集游击以上将官,齐聚大同府衙议事。

就在他步入府衙的一瞬,随行的标营亲兵已迅接管内外要道,原地值守人员悉数被替换撤离。

在场官员见此情景,脊背顿感凉。

几名武将彼此对视,眼神中透出疑虑:莫非此行实为问责清算?

正当众人屏息之际,却听总督陈奇谕高声斥责一名标营军官,怒其未经通禀便擅自布防。

那将领挺身抱拳,毫无退缩之意,朗声道:

“陛下命末将护卫制台,制台乃天子股肱,执掌宣大军务,安危重于泰山!”

“若制台以为末将举措失当,不足以担此重任,尽可上奏请调他人!”

“临行前陛下亲嘱,无论身处何地,制台安危皆为务,望制台体察!”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