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汴京食记明月似归来 > 第66章 去祭扫 春卷包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丶香(第2页)

第66章 去祭扫 春卷包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丶香(第2页)

回去换了身衣裳,她们便在堂屋里架火炉,驱散湿意。而陆萱头发也湿了,如今便披散下来,借着炉火烘干。

陆琼不知从哪端来一个铁架子,放上前日做的青团,炭火也慢慢燃起,有些发硬的青团也软糯起来。

她想起前世吃过的青团,全是外婆寄来的,卖相称不上多好,可味道纯正,馅料也足,是她爱吃的花生芝麻碎。

用蒸炉加热後,外皮会变得很烫,咬一口,芝麻便会流出来。

“唉哟……”

陆萱也急不可耐,伸手取了个青团,就被烫到了,却不舍得松开手。

旁边还有另一个炉子,上边烧着瓦罐,里边的粥正“噗噗”翻滚,鲜香也跟着散开来。

……

周敬宗上午便去祭扫过,回来後匆匆吃过午食,便又扛起锄头去地里。

他家地不小,光靠锄头翻耕是得费好些日,就跟邻人借了头牛,还送了点从汴京带来的东西。

牛是老牛,只能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周敬宗则握住後边的铁犁,犁铧翻起土壤,脚下的土也跟着松动。

隔着一段距离,村里人在指着他说闲话,他也能猜出说的是什麽。

不过日子都是各过各的,周敬宗给老牛卸下铁犁,牵着回家去。

刚进院子,里屋的人听见木门声也出来。

周敬宗蹲下,揉了下女儿的头:“瑶瑶在吃什麽?”

瑶瑶伸出肉乎乎的手,露出掌心的蜜饯,对他笑着:“在吃枣干。”

再聊上几句,妻子便把人赶回屋:“外边冷,待会儿要着凉了……”

瑶瑶便对他们做了个鬼脸,跑回屋去,但周敬宗还是看见门缝後藏着的人影。

不过他注意到妻子描了眉,便拉起她的手,声音比方才还轻柔:“用的是从汴京带回的黛粉?真好看……”

林娘想把手抽开,可偏偏他握得更紧了,只能白他一眼,倒有些恼羞成怒的意味:“瑶儿还在看。”

周敬宗执意笑,换了个站位,挡住身後的视线:“这下看不见了。”

真不想跟他闹,林娘再次白他一眼,想起方才别人跟她说的话,眉心也拧紧:“你真要种棉?可我听人说这种子只能在西洲才能活,还有那位郎君的话……”

周敬宗低头对上她担忧的眼神,抚平她的眉心:“谢郎君是汴京人,还能骗我们不成?他去过西域,也到过江南,比我们这些乡野之人要见多识广。”

见林娘还是担心,他便打趣:“家里还有积蓄,也有存粮,饿不着,大不了我再去汴京一趟。”

林娘也知道他的本事,可要放下心还是不易,再说,去汴京采冰也难,本该窝在家里取暖,却跑到外头受冻。

回来时脸都冻坏了,她险些认不出人。

瑶瑶这时也推开门,对他们笑着:“爹,娘,锅里的鸡汤熬好了!我要先尝第一碗!”

周敬宗点头,也跟着笑:“成,第一碗是你的!”

林娘拍下他的手,没好气道:“你就惯着她吧,越发没大没小了。”

她倒也就忘掉先前的烦心事,而周敬宗先进屋,忙着到竈台把鸡汤盛出来。

……

今儿起得早,赶了半天路,下午还去祭扫,这般下来,两人都累得不轻。

陆萱喝完鲜肉粥,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喟叹一声:“再也不嫌铺子的活累了,跟今日一比,还是太轻松了。”

炭火噼里啪啦响,铁架上多放了几串肉,油脂滴在炭上,小火龙也窜起来。

肉块微微发焦,散发出独特的焦香,陆琼撒上一小撮调料,还有一点盐粒,刷上一层油,肉香便伴着辛味,愈加浓郁。

听到陆萱的抱怨,陆琼便故意与她作对,看着炭火熏着炙肉,头也不擡:“等回汴京了,你可不准偷闲了,也不准带着魏盼也跟你胡乱跑。”

这可是要了陆萱的命,她立马撤回方才说的话,人也机灵了点:“都累人……你瞧我这都瘦了,还有手,都要擡不起了。”

陆琼把烤好的肉递给她:“少来,我见你摘李子时的手劲可不小。”

陆萱也不还嘴,咬下一块肉,肥瘦相间,椒盐都腌入味,又咸又香,好吃到她舌头在发麻。

她们收完屋子,便在堂屋歇着消消食。而陆萱也真是累坏,坐在椅子上一直犯困,许是屋子里的肉香还未散尽,她在睡梦中也是砸吧嘴。

次日醒来,天便阴沉沉的,一直下着小雨。

她们打算过两日再回去,今日就先去看望周叔。毕竟他在村子里,除了卖鱼时会跟人说上几句话,平日就是闷在家。

上回还说要给他带吃的,陆琼可都惦记着,这次便准备了不少。

青团就是必须的,像周叔这种人是不会费心思去做的,只会嫌麻烦……还有在陆记做的各种酥点,买的蜜枣丶密杏丶黄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