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湾区品牌峰会的筹备会议室里,空气因曾宪阳的话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这位在港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优越感说道:“峰会要面向全球直播,视听系统必须达到国际水准。我建议,还是交给和我们长期合作的港资团队,他们经验丰富,设备也是顶级的。”
他话音刚落,一道清脆而坚定的女声便插了进来。
“曾总,我们自己的团队可以承担全程技术支持。”苏霓甚至都没翻开面前的笔记本,仿佛一切早已心中有数。
她直视着曾宪阳,平静中透着强大的自信。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几乎听不见的骚动。
自己的团队?
一个刚成立不久的个人工作室,竟敢夸口承担国际峰会的技术支持?
曾宪阳挑了挑眉毛,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苏小姐,这可不是电视台的演播室,这是跨国峰会,任何一个信号的延迟或中断,都会成为国际笑话。”
“我明白。”苏霓从容不迫,按下了投影仪的遥控器。
幕布上,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架构图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是我们技术负责人阿强设计的分布式音频调度方案。它的核心,不是依赖昂贵的进口专线设备,而是通过算法优化,利用本地采购的常规设备,搭建一个低延迟的信号传输网络,实现跨国多点音视频信号的同步调度。理论延迟低于五十毫秒。”
全场一片哗然。
五十毫秒,这几乎是人耳无法察觉的延迟!
用本地设备实现这种效果?
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
曾宪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眯起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个过于年轻的女人和她那份看似过于理想化的方案图。
过了一会儿,他吐出三个字,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现场测试。”
测试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在电视台内部激起层层涟漪。
江曼在茶水间“偶遇”了几位原电视台技术科的老同事,假装不经意地叹了口气:“唉,苏霓胆子可真大,带着阿强那个‘野路子’就敢接峰会的活儿。听说团队里都是些实习生和临时工,整个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可别把台里的脸都丢光了。”
闲言碎语很快传到了阿强的耳朵里。
他只是默默地听着,紧紧了手里的工具包,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争辩是最无力的武器,实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他没有浪费一秒钟在口舌之争上,而是带着两套完整的备用设备,带着两个刚招募的年轻助手,提前整整十二个小时,进驻了空无一人的峰会主会场。
深夜的会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阿强像一位严苛的将军,巡视着自己的“战场”。
每一根线缆的走向,每一个接口的松紧,每一个备用电源的电量,他都亲自检查了三遍以上。
他和助手们通宵达旦,与远在海外的模拟信号源进行反复联调,把每一个潜在的风险点都在预案中标注出来。
凌晨三点,正当远程彩排进行到最关键的环节时,整个会场“啪”的一声,陷入了死一般的黑暗和寂静——突性的市政供电跳闸!
监控室里,负责安保的值班员正昏昏欲睡,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一激灵。
他手忙脚乱地准备上报,可还没等他拿起对讲机,主会场的应急照明灯便齐刷刷地亮了起来,紧接着,他看到监控画面中,代表远程信号的绿灯仅仅闪烁了一下,便瞬间恢复了稳定!
“怎么回事?”他惊疑不定地切换着监控视角。
只见会场技术区,阿强在断电的零点一秒内,已经手动合上了ups应急电源的闸刀,同时,他的手指在另一台笔记本上飞敲击,几乎是盲操作着切换到了备用的自建微波传输链路。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远程彩排的跨国信号甚至没有出现一帧的卡顿和中断。
监控室的值班员嘴巴张成了“o”型,喃喃自语:“这……这响应度,这系统冗余……比我们省级台的sng直播车还稳!”
第二天的正式测试,成了阿强团队的单方面表演。
无论曾宪阳的技术顾问提出多么苛刻的传输要求和模拟故障,阿强都能瞬间化解。
测试结束后,曾宪阳甚至没让顾问表意见,他站起身,走到阿强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苏小姐,从视听到传输,全套技术,交给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