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黄粱一梦穿大唐 > 第23章 曲终人散 功成非吾(第2页)

第23章 曲终人散 功成非吾(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襄公迟疑,眉头紧蹙,喃喃无声。

太宰孔仲尼开口言道:“此事吾亦有所得,公可参详。近年来,吾出使周、晋、秦、鲁,见其君王及众卿者不知凡几。于周,分封而拱卫王者,然时移世易,亲亲不仁,王室无着,丧不得葬。”

“于晋,前有曲沃代翼,故晋公子离国,免主旁祸事再,然国事必得人治,文公流亡而返,杀公子而犒赏众卿,以三军三行委之,今其薨,嗣君若有不及,而众卿势大,其祸恐深远。”

“至鲁,季友之仁,有以三桓,然吾自后世来,三桓之祸甚烈,于国大害。”

“于秦,集诸侯各国之材,合以本国贤良,穆公执两用中。以吾观之,其策最宜。至于县制,吾不敢赘言,公自思之。”

宋襄公闻言愈加烦躁,起而走,复问司徒博彦:“博彦亦自后世来,可以教我?”

司徒博彦笑曰:“夫子所言,时移世易,此正理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世之水,不解今世之渴,公自思之。”

宋襄公闻言有思,继而释然:“如此甚好,得之吾所幸,失之吾所命。吾自思之。然博彦有何教我?”

司徒博彦沉思,缓言道:“今日之宋,虽有扩地,止为诸侯,略胜其余。今日试详之,国之雄者,齐、晋、秦、宋、楚、吴、燕七国也,宋止居其中,胜于以往,仍不得高枕;故宋之后君,其责重大。然国之得失缺漏,时移世易,吾等亦不能尽绝。如做此想,吾亦无他可言。既有约谈,且后世之事不可言,则察商至今,或有所裨益,姑且言之,吾等共商。”

起而踱,迟疑开口道:"三代之前不可察,然宋承商,于商可信。自商至周,所谓分封,王室子弟,功臣公卿,先代遗泽,分以辟地,封以扩疆,威德服远,教化礼仪,至于四夷。故历代之封,多以边鄙,譬如齐鲁之东夷,唐晋之北戎,强秦之西戎。此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故得分封者,宅兹中国,以为故乡,迁之四远,以固王土。"

宋襄公摇头,言道:“以此分封,几世而斩,终非长久。”

司徒博彦接道:“公之言,亦有理。既比之宋,吾有所言,”环拜诸公,复开言道:“强军,经济,技艺,礼制,此国之四维。吾亦崇之。虽能如此,然之于公卿强力者,礼刑或不可及加,迟则易变;之于国君自傲者,故步自封而目不及周,久则祸生。故此四维,或可增益。中原之地,复之陶丘,朝廷集辖,令出于君,郡县牧之,其守轮替;四夷边鄙,察以强力公卿,出封以衡,拱卫中原。”

“若此,则君主迫于内而不傲,华夏礼仪,兵戈文章,璀璨熠熠,夜放百花,耀而不凡;公卿出于外而自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辟地教民,共为华夏。如此,强干弱枝,自为衡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是观之,分礼制而为礼仪与律令,另添壹元,名以精神,凡计六显。”

司寇墨翟接道:“强军,经济,技艺,礼仪、律令、精神,以为六显?”

司徒博彦颔:“是极,以人喻之,强军以为体魄,经济以为生活,技艺以为谋生,礼仪以为素质,律令以为规矩,精神以为心脑,如此则强。”

孔仲尼视墨翟而笑:“愿以为然,吾等势必不得可见。”

无他人再言,宋襄公问道:“依此所言,我中原可得一统?”

司徒博彦笑曰:“当得一统!”

“统于何人?”

“统于华夏!”

“统于何时?”

“不日可见!”

“如此无憾!”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dududu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