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夜半尸语百度 > 124 戎圩城(第1页)

124 戎圩城(第1页)

124戎圩城

快马疾奔一段路程後,他们踏上较为平坦的官道,不平坦处是深沟的车辙,和浅弯的马蹄印。

此时正午,阳光微热,沿途有马车行驶,货郎挑担,路边间或出现茶棚,供赶路人饮食歇息。

第一次眼见古人生活,闫禀玉很是好奇,转着脑袋各处打量。老百姓的装束没有电视上的服饰那麽华丽,多为粗布衫,色调单一且宽大,以日常便利为主。

看地势,这里应该是近郊,草皮长得挺好,就是没多少大树,可能跟这个年代烧柴火有关,树木不堪长。

越走官道越宽敞,酒肆摊贩多了起来,叫卖不绝。这应该算是街道了,顾客往来,不乏有脱离父母掣肘的孩童穿街过道,他们的马儿走走停停避让。

因为好奇,动来动去地看,披风落了下去,露出闫禀玉光溜的手臂。卢行歧要回的过去是灭门前一月,也就是农历七月,气候还是热的,披风再薄裹着也热,她恰好不想再兜着。

不料卢行歧很快扯过披风,严严实实地连头带脚给她裹起来,她偏过头用露出的眼睛抗议,“热。”

卢行歧掌控着缰绳,匆匆看她一眼,解释:“这里不是你所处年代,奇装异服惹人瞩目,再忍忍。”

闫禀玉想了想,认同地转过头去,再度好奇古代环境。

之前在冯流远的记忆里,她注意到戎圩城的地名,有空百度了下,发觉是梧州龙圩区的前身。

戎圩城因三江(浔江丶桂江丶西江)的地理优势,水运历来发达,为西江第一大港口,在明清时商贸就十分繁荣。梧州府毗邻广东肇庆,西江是珠江干流,扼百粤咽喉,也承接着两地重要的贸易往来。在1897年,光绪帝应《中英续仪缅甸条约》被迫下令梧州开埠通商,洋人利用内河口岸开展进出口贸易,梧州商业贸易得以长足发展,繁荣更是达到鼎盛。那时光是每日开往香港的游轮就有八艘,书信往返不过隔日,梧州因此曾被称作小香港。

不过这是後话,现在的戎圩城繁荣热闹,依旧可窥八桂枢纽,百年商埠的盛名。可在一百多年後的现代,拥有第一座两广总督府丶以及国立广西大学的繁荣梧州,只是广西一个没落的几线城市。

闫禀玉不禁感慨,时代真是滚滚车轮。

马头一转,他们进入一条尚算宽敞的深巷,光滑的青石板铺就,两侧房屋皆由青砖砌成。巷中房屋多开侧门,并不紧闭,有横闩圆木格挡,外架半截矮门,经过时凉风阵阵吹拂。闫禀玉骑马上,能从门的上半截空处望见屋内的天井。这应该是岭南传统民居的趟栊门(西关大屋比较出门),横闩圆木可左右开啓,半截矮门为了隐私,兼具防盗与通风。

长巷幽静,闫禀玉得空问:“我们现在在哪?”

马蹄踏过青石板,铮铮脆响,卢行歧的声音夹杂其中,也扬起一丝畅意,“金龙巷,卢府所在之地。”

为鬼百馀年,他应该早习惯了伤痛,如今可回到旧时家庭美满,开心期待是必然的,所以闫禀玉听得出他的情绪变化。只是这麽突然回去,那原本的“卢行歧”呢?

“我们这样堂而皇之回去,不会碰到那个‘卢行歧’吗?”

卢行歧忽勒停马,却说:“卢府正门临街,侧门便在直走的巷子尽头。”

少时夜归或闯祸,他便会从侧门入,一来离他所居的四宣堂近,二来可绕过爹娘住的正房卧松堂,以免惊扰。

但他策马转向,进入另一道偏巷。

“不是,走错了吧?”闫禀玉回头喊。

“你且等着,仔细瞧。”

如此,她耐着性子等。没过多久,巷道前景变化,重回原先正确路线。

“这是怎麽回事?”

马儿也似乎恍惚了,停了下来。

卢行歧回道:“过去无法改变,身处其中,只能遵循,一旦错途便会修正。”

既然能修正他的离轨行为,闫禀玉似乎明白了,“所以你在这里,就是原本的卢行歧,遁前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的记忆?”

“嗯,遁前生就是无法干涉地重走一遍过去。”卢行歧蹬了马腹,继续前行。

闫禀玉还以为回到过去是像卦境那样的旁观者,想不到跟穿越者一样亲自经历。不过细想便能琢磨,这个维度的人能看到他们,并且她会感到疼痛,身临其境一般。但有一点,这里在过去没有她的踪迹。

“可我不属于这里,我的言行也无修正一说,是否代表我在这里可以任意妄为?”

“或许,关于你的事物,应该是自由不受控的。”卢行歧说着,松开缰绳搂住了闫禀玉,在她耳边轻声,“正因为你不属于这里,可能一晃神就会被‘过去’弄到何处,我不放心你离开我的视线。所以得给你寻一个新身份,好让你能够无限制地待在我身边。”

“那你想好了吗?什麽身份?”

身份要合理,户籍还要可查,更要合情地瞒过阿爹阿娘,说实话,卢行歧很是犯难。

“我还未找到,只能将你蒙头掳进四宣堂,先让我金屋藏娇。”他趣声说完,直接扯过披风掩住闫禀玉头脸,将她打横抱起,再跳下马。

刚近侧门,门倌及时推开趟栊,恭敬地低眉,“门君回来了。”

卢行歧嗯了声,脚步如风。

门倌不敢直视,只见丝绸披风一角荡过眼前,饱满地团在门君腰腹,像私藏了什麽宝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