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惊华天下 > 第43章 她不卖面脂卖的是命脉(第1页)

第43章 她不卖面脂卖的是命脉(第1页)

兵部批文落地三日后,京都春寒未散,醉仙楼却热得如蒸笼一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商会会长谢元昌忽然起身,手中玉杯狠狠砸向青砖地面,碎瓷四溅,惊得满座宾客齐齐噤声。

“一个破医馆,也配与我等平起平坐?”他冷笑出声,眼底寒光凛冽,“明日便断了她所有药材供应!我看那苏家庶女,拿什么撑起她的‘济世庐’!”

席间一片沉默。

有人低头饮酒,有人暗中交换眼神——谁都知道,谢家掌控着京畿七成药行,雪魄莲、龙血藤、九节菖蒲这些贵重药材,全由其独家分销。

一旦断供,寻常医馆撑不过十日。

可他们没想到,这消息传到济世庐时,天还未黑。

陆先生连夜翻账册、核库存,指尖在纸上疾走,脸色却越来越白。

最后一笔落下,他抬手抹了把冷汗,声音颤:“东市三仓已空,西郊药栈被抽调八成存货……雪魄莲只剩三两,龙血藤不足半斤,九节菖蒲更是颗粒无存。若谢家真断供,半月之内,我们连一剂止血散都炼不出来。”

杜仲站在门外听得心惊肉跳,刚想推门进去劝小姐早作打算,却见屋内灯火微晃,苏锦言仍端坐案前,手指轻叩账本边缘,节奏不乱,眉心未皱。

她听见了,也听懂了。

可她没有慌。

“他们断的是市面上的路。”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层裂开的第一道声响,“可没断山野里的根。”

话音落,她从袖中取出一枚残破玉符。

玉色灰白,边缘崩裂,中央刻着半枚古篆“植”字,背面隐约可见藤蔓缠绕的图腾。

这是母亲临终前塞进她手中的遗物——百年前灵植夫行会的信物。

如今行会早已湮灭,朝廷也不再承认,但在一些深山老林里,仍有老药农视此物如命。

“这东西……还管用吗?”杜仲小心翼翼地问。

苏锦言垂眸凝视玉符,指腹轻轻抚过那道裂痕,仿佛触到了母亲冰冷的手。

“有些人活着,靠的是权势金银;有些人活着,靠的是信义二字。”她低声说,“只要还有人记得‘灵植盟约’,它就还没死。”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苏锦言换上粗布衣裳,束戴笠,带着杜仲和石铁头出了城南门,踏上了那条几乎被荒草掩尽的古道——那是旧时药农进山采药的秘径,百年无人行走,唯有碑石残存,指向南岭深处。

三日后,三人归来。

身后跟着二十余名灰衣老者,肩扛背驮,竹篓里全是带泥的新鲜药材:雪魄莲裹着寒霜,龙血藤滴着赤浆,九节菖蒲根须虬结,药香扑鼻。

整个济世庐为之震动。

苏锦言一声令下,地窖大门开启,冷雾涌出。

她亲手将玉符置于石案中央,取来三碗清酒,依次洒向天地四方。

“祭天,不负苍生;祭地,不辱药魂;祭先师——”她顿了顿,嗓音微哑,“不忘血仇。”

而后朗声道:“今日济世庐重开‘灵植盟约’!凡供药者,三成现银结算,七成可换‘济世券’!凭券者,终身免费问诊,子女学徒优先录用,病危者可享飞鸽急召!”

老药农们听着,一个个眼眶泛红。

有人跪倒在地,颤抖着双手按上胸口:“老朽采药五十年,头一回听说有人给咱们立契还敬酒……这玉符……是真的啊!”

有人当场咬破手指,在契约上按下血印:“我家小子能学医?值了!这一辈子,就认你苏姑娘!”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夜之间烧遍全城。

钱掌柜反应最快,立刻下令腾空米行三处旧仓,改造成恒温药窖。

同时推出“粮药互兑”:百姓可用十斤糙米换一帖祛湿汤药,五升麦子换一瓶驱疫丹。

起初有人观望,可当第一个患风湿的老妇拄着拐杖拎米而来,领走两瓶活络膏后,城西百姓便排起了长队。

孩童们在巷口唱起新谣:“糙米换药不心疼,济世庐里有活神。嫡女穿金又戴银,不如庶女一针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