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的掌中娇 > 第23章 毒刃藏锋(第1页)

第23章 毒刃藏锋(第1页)

第23章毒刃藏锋

身份危机的风暴暂时平息,留下的并非安宁,而是一种更加粘稠丶更加令人窒息的压抑。

魏谦御史的弹劾虽被苏宸以雷霆之势挡回,但“罪奴孽子”的烙印,如同滚烫的烙铁,深深印刻在了林砚身上,也印在了所有知晓此事的东宫宫人心头。那些或明或暗的窥探丶鄙夷丶忌惮的目光,如同附骨之疽,时刻缠绕着他。

林砚变得更加沉默,如同一道没有情绪的幽影。

他谨记苏宸那句“你的命,连着你的舌头和手脚”,将所有的情绪死死封存,只专注于侍墨丶奉茶丶理书这些最本分的事务。动作精准,无声无息,力求完美到无可挑剔。只有在深夜独处时,那份深沉的疲惫和如履薄冰的恐惧才会悄然蔓延。

苏宸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微妙。

那场身份风波似乎并未影响他对林砚“价值”的认可。关于北境军需调度丶地方积案陈情丶甚至一些涉及古籍考据的奏报,苏宸偶尔依旧会用最简短的方式询问林砚的看法。问题往往更加刁钻,带着一种刻意的丶近乎苛刻的审视。林砚的回答则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字斟句酌,将超越时代的见解掰碎揉进看似合理的“故纸堆记忆”中,不敢有丝毫逾矩。

鹰嘴崖的危机在“飞索”的生命线支撑下,暂时稳住了局面。洪水在肆虐了十数日後,终于开始缓慢退去。赵擎副将的捷报传来,守军与百姓虽损失不小,但核心堡垒未失,军心未溃。这份功劳,被苏宸巧妙地归功于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极大地提振了东宫在北境军中的威望,也给了主战派一记响亮的耳光。

然而,朝堂上的暗流并未因此平息。

三皇子苏玦一派虽在鹰嘴崖一事上暂时受挫,但迁民避水的“大计”依旧在丞相府等势力的推动下,蠢蠢欲动。苏宸肩伤未愈,却不得不耗费更多心力在朝堂博弈之上,脸色愈发苍白,眉宇间的戾气和疲惫如同化不开的浓墨。

这天午後,苏宸召见了几位户部和工部的官员,商议洪水退去後北境重建及防备北狄反扑的粮饷事宜。会议冗长而充满火药味,官员们为钱粮分配吵得面红耳赤。苏宸端坐主位,脸色冰冷,偶尔开口,言简意赅,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威势,压得衆人不敢放肆。

林砚侍立在外间,隔着厚重的紫檀木隔断门,也能感受到内里压抑紧绷的气氛。他垂手肃立,如同泥塑木雕,只有耳朵敏锐地捕捉着门内传来的只言片语。

不知过了多久,里面的争论声终于告一段落。官员们告退的声音响起,脚步声由内向外。福安推开门,引着几位面色各异的官员鱼贯而出。

苏宸并未起身相送,依旧靠坐在书案後的宽大座椅里,闭着眼,左手用力按压着太阳xue,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倦色和一丝挥之不去的痛楚。显然,长时间的议事和肩伤的折磨,已让他逼近极限。

福安送走官员,返回内书房,见状低声道:“殿下,可要传太医?”

苏宸疲惫地摆了摆手,声音沙哑:“不必。取杯参茶来,提提神。”

“是。”福安应下,转身快步走向外间,去吩咐小厨房准备。

内书房里,只剩下闭目养神的苏宸和侍立在角落阴影里的林砚。

空气沉滞,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股压抑的疲惫感。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斜斜的光斑,安静得能听到铜壶滴漏单调的“滴答”声。

林砚垂着眼,如同入定。他知道此刻任何举动都是多馀,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只需要安静地等待福安回来。

就在这时,内书房与外间相连的那扇侧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东宫低等内侍服饰丶面生的小太监,低着头,脚步轻捷地端着一个红木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个甜白釉的盖碗,碗口氤氲着丝丝热气,一股浓郁的人参气味随之飘散开来。

那小太监径直走到书案旁,在距离苏宸三步远的地方停下,躬身,将托盘轻轻放在案几边缘,低声道:“殿下,参茶奉上。”声音尖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宸依旧闭着眼,只是极其轻微地“嗯”了一声,并未在意。

林砚站在角落,目光却瞬间锁定了那个面生的小太监!东宫内书房侍奉茶水的,向来是几个固定的丶福安心腹的小太监,此人他从未见过!而且,奉茶这等近身之事,为何不等福安回来?为何如此急于放下托盘?

一股强烈的不安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上了林砚的心脏!他几乎是本能地,将目光投向了那碗热气腾腾的参茶!

就在那小太监放下托盘,准备躬身退下的一刹那,林砚的眼角馀光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那甜白釉盖碗的碗盖边缘,靠近碗沿的一处,似乎……沾着一点点极其微小的丶近乎透明的粉末状残留物!若非他站的角度正好对着光线,且精神高度集中,根本不可能发现!

参茶有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