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储秀暗流
储秀宫的朱漆大门缓缓合拢,门轴转动时发出沉闷的“吱呀”声,如同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在一重无形的宫墙之外。
原本还带着几分鲜活气的莺声燕语,顷刻被教引嬷嬷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压制下去,化作一片低眉顺目的屏息静气。廊下悬挂的宫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雕花窗棂的影子投在金砖地上,斑驳交错,添了几分森严。
数十位来自勋贵世家丶清流门第的妙龄秀女,身着各色素雅锦绣罗裳,珠翠环佩被刻意收敛了光华,却依旧难掩初入深宫的忐忑与野心。
她们垂着眸,细碎的脚步踩在光洁的地面上,几乎听不到声响。教引嬷嬷王氏手持一根乌木戒尺,缓步走在队伍前列,戒尺偶尔轻敲一下廊柱,发出清脆的“笃”声,每一声都像敲在衆人心头,让原本就紧绷的气氛更添几分凝重。
“记住了,进了这储秀宫,便要忘了外头的身份。”王嬷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一位偷偷擡眼打量殿内陈设的秀女,戒尺轻轻点了点她的袖口,“袖口褶皱未理,鬓边珠花歪斜,这等仪容,若是冲撞了圣驾,便是抄家灭族的罪过!”那秀女吓得脸色惨白,连忙低下头整理衣饰,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人群中,李婉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绣玉兰纹样的襦裙,身姿窈窕如风中劲竹,面容姣好如画中仕女,举止间天然带着一股世家千金的矜贵与从容。更兼“前首辅孙女”的光环加持,甫一入宫,便有几位出身中小官宦家庭的秀女悄悄向她靠拢,试图攀附几分人脉。
面对旁人的示好,李婉茹始终浅笑嫣然,应对得体。王嬷嬷讲解宫廷礼仪时,她总能最快领会精髓,无论是屈膝行礼的角度,还是奉茶时手腕的弧度,都做得分毫不差,连素来严苛的王嬷嬷都难得对她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可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她低垂的眼睫下,眸光却幽深难测,偶尔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与算计——祖父李弘的嘱托如同巨石压在心头,那封密信里“务必入主中宫,除林砚而後快”的字眼,几乎刻进了她的骨血里。
暖阁内,药香与沉水香交织弥漫,氤氲出一片安宁。林砚肩臂的伤口已结痂,虽仍不能大动,气色却比往日好了许多。
他披着一件素色云纹外袍,斜倚在铺了厚厚软垫的圈椅中,面前书案上摊开的,是“风闻司”呈报的储秀宫动向密报,字迹工整,连秀女们每日的饮食起居丶言行举止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苏宸坐在他对面的紫檀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正是当初朔方风雪夜,林砚贴身带回的那枚刻着“宸”字的玉佩。玉质在指尖的摩挲下愈发莹润,映着殿内的烛光,泛着柔和的光晕。
他目光落在密报上“李婉茹”的名字上,指尖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李婉茹,”林砚指尖轻轻点着密报上的字迹,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几分洞察世事的沉静,“倒是沉得住气。入宫三日,循规蹈矩,连王嬷嬷都对她赞不绝口,李家数十年的教养,果然名不虚传。”他额间那道殷红的朱砂竖痕,在透过窗棂的天光下,宛如一点凝固的火焰,衬得他苍白的面容多了几分神异的冷冽。
苏宸放下玉佩,擡眸看向林砚,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储秀宫内那看似平静的暗流:“她越沉得住气,越说明李家所图甚大,也越证明陆炳追查的方向没错。那老匹夫经营朝堂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六部地方,如今却把这唯一的孙女当成最後一搏的棋子,想来是真的急了。”
他起身踱至窗边,推开半扇窗户,寒风带着几分凉意涌入,吹动了窗纱。远处储秀宫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轮廓朦胧。“朕倒要看看,这枚精心打磨的棋子,能在朕的棋盘上搅起多大的浪。”苏宸的声音里带着掌控一切的沉稳,仿佛早已将後续的棋局了然于胸。
“陛下打算何时‘遴选’?”林砚擡眸问道。按宫中规制,秀女入宫後需接受一月礼仪训导,期间皇帝需亲临储秀宫或召见秀女,进行初步定夺,这既是规矩,也是各方势力暗中博弈的关键节点。
“不急。”苏宸回身,走到林砚身边,很自然地伸手探了探他额头的温度,又将他肩上的披风拢紧了些,动作轻柔,眼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让她们先在这金丝笼里‘学’着。朕的‘风闻司’和陆炳的缇骑,还需要些时间把网收得更紧。李弘老谋深算,尾巴藏得太深,仅凭西南剧毒和那半封残信,还不足以将他九族钉死在耻辱柱上。一旦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狗急跳墙。”
林砚微微颔首,感受着额间那一点微凉的触感,心底一片澄明。他深知苏宸的杀伐决断,也明白这场围绕选秀的博弈,早已超出了後宫争宠的范畴,是帝权与盘踞百年的旧势力之间,最後一场血腥的较量。
储秀宫内,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愈发汹涌。李婉茹凭借家世与手腕,很快在秀女中建立起。每日礼仪训导结束後,总有几位秀女借着请教规矩的由头,凑到她的住处闲聊。李婉茹从不主动打探宫闱秘闻,却总能在闲聊中不动声色地引导话题,旁敲侧击地打听着关于那位神秘的天策郎林砚的消息。
“姐姐,你听说了吗?那位天策郎大人,据说深得陛下信任,连暖阁的守卫都由他亲自调配呢。”一位姓刘的秀女捧着一盏热茶,看似无意地说道,眼中带着几分好奇。
李婉茹端着茶盏的手顿了一下,茶盏边缘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表情。她轻轻吹了吹茶汤,声音温和:“陛下识人善任,天策郎大人能得此信任,想必是有过人之处。只是宫闱之事,我们还是少议论为好,免得惹来是非。”话虽如此,她却悄悄记下了“暖阁守卫”这几个字,指尖在茶盏外壁轻轻摩挲,心中已有了计较。
当一位曾在御书房当差的宫女偶然提起“陛下曾亲手为天策郎大人额间画下朱砂破煞”时,李婉茹精心描绘的黛眉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指尖深深掐入掌心,连指甲陷入皮肉都未曾察觉。她垂下眸,掩去眼中一闪而过的怨毒,声音依旧平静:“陛下真龙天子,自有雷霆手段,能为臣子驱邪避煞,也是天策郎大人的福气。”
可无人知晓,她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妖人”竟能得陛下如此回护,连“朱砂破煞”这等近乎私印的举动都做得出来,若不尽快除之,不仅她的後位会成为镜花水月,整个李家都可能毁在这“妖人”手中!祖父信中那“不惜一切代价”的叮嘱,此刻在她耳边愈发清晰。
机会很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这日午後,王嬷嬷突然宣布,为体察秀女德行,需轮流至御花园采摘新鲜花卉,供奉佛前,并学习插花之道。
消息传来,储秀宫内一片雀跃,秀女们都盼着能借这个机会走出宫墙,或许还能偶遇圣驾。唯有李婉茹心中一动,一个大胆而毒的计策在脑中迅速成型——她需要制造一个“意外”,一个能将林砚彻底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意外”。而御花园通往暖阁的那条宫道,便是最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