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的掌上娇 > 第160章 番外十 江南春归程与心锚(第1页)

第160章 番外十 江南春归程与心锚(第1页)

第160章番外十:江南春·归程与心锚

“沈记”走私案的处置速度极快,仿佛一阵雷霆劈落,凌厉地扫过杭州的官场与商界,连带着运河上漂浮的浊浪都被涤荡了几分。沈家家主被两名侍卫押到行苑时,还梗着脖子狡辩,嘴里反复念叨着“臣冤枉”“定是有人构陷沈家”,眼神躲闪着不敢与上座的苏宸对视。

可当林砚捧着木匣上前,将泛黄的账本丶按满鲜红指印的供词,还有数张拍下沈家商船深夜偷运丝绸丶避开关卡的照片一一铺在他面前时,他的身子猛地一颤,随即像抽去了所有力气般瘫软在地,脸色惨白如纸,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苏宸坐在上首,神色冷峻,语气不容置喙:“沈家所有财産即刻充公,清点後尽数用于补贴江南织户,弥补他们被走私商压价的损失;参与走私的官吏,无论官职大小,一律按《大雍律》定罪判刑,谁也不许徇私舞弊;漕帮涉事人员,交由地方官府从严查办,务必彻底肃清运河上偷税漏税丶欺压商户的歪风,还水路一个清明。”话音落下,殿内无人敢应声,只馀呼吸声轻浅起伏。

杭州知府李大人见状,当即躬身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主动请罪:“臣之前未能察觉织造局与沈家的勾结,也未能及时制止走私行为,是臣失职。臣愿罚俸一年,自请前往江南各州核查市舶税,逐一厘清过往疏漏,以补今日之过。”

苏宸目光扫过他紧绷的肩背,见他神色恳切,又念及他平日推行新政时还算勤勉,从未有过敷衍之举,便缓缓擡手示意他起身,缓了缓语气道:“既知错能改,便给你这个补过的机会。切记,往後要以百姓为重,莫再辜负朝廷信任。”李大人连忙叩首谢恩,起身时额前已沾了些灰尘,却难掩松快之色。

经此一事,江南官场的风气为之一肃。往日里对新政条文敷衍塞责丶阳奉阴违的官员,如今每日清晨便到衙署核对市舶税册,连细微的疏漏都不肯放过;曾暗中帮商户逃税丶收受贿赂的小吏,也主动将过往的错处一一上报,生怕被揪出把柄。

商户们更是看清了朝廷推行市舶税的决心,再没人敢轻易铤而走险逃税,杭州的丝绸市场渐渐恢复了秩序。织户们拿着沈家充公的补贴银钱,脸上的愁云散去,有的还特意到知府衙署外叩谢,说终于能安心购置丝线,不用再怕被走私商压价,对新政的支持度也愈发高涨。

南巡的主要目的已然达成。回銮前夜,苏宸摒弃了繁杂的仪仗,只带着林砚和年幼的苏庭,乘上一叶乌篷船夜游太湖。

那乌篷船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旧模样,船身刷着深褐的漆,边角处有些磨损,船篷是油亮的黑布,边缘还缀着几缕褪色的蓝布条。船娘穿着蓝布衫,挽着袖口,摇橹时手臂轻轻摆动,橹桨划过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欸乃”的声响伴着水声,在静谧的夜里像一首柔和的曲子,格外清晰。

船篷里铺着柔软的锦缎软垫,苏庭裹着林砚带来的梅花纹厚毯,靠在林砚的怀里,小脑袋时不时探出船篷,手指着远处的渔火,小声问:“先生,那是星星掉在水里了吗?”林砚笑着捏了捏他的小手,轻声解释:“那是渔人的灯,他们在夜里捕鱼,等着天亮把鱼卖掉呢。”

是夜月明,一轮圆月悬在墨蓝的天幕上,清辉洒落在太湖面上,像是有人撒了一把碎银,波光粼粼地随着水波晃动。远处的小岛在月色下蒙着一层薄纱,若隐若现,偶尔能看到渔火点点,如同夜空中散落的星星,忽明忽暗。

渔人的歌声从远处传来,调子轻悠悠的,带着江南特有的温婉,顺着风飘进船篷里,让人心里格外平静,连往日里紧绷的神经都放松了下来。

苏宸坐在林砚的身边,伸手轻轻揽住他的肩,将人往自己身侧带了带。他先看了看眼前的湖光月色,又低头望向林砚怀里的苏庭,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庭儿,你看这太湖,再想想我们一路看到的江南水乡,这便是江山万里的一角。它从来都不只是苏家的社稷,更是天下亿万生民的依托,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苏庭擡起头,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苏宸,小手还无意识地揪着林砚的衣襟。

“你以後要做君王,”苏宸的声音沉了沉,多了几分认真,“得牢牢记得今日看到的百姓。他们种稻时要顶着烈日,皮肤被晒得黝黑;织布时手指会被丝线磨破,起了一层又一层茧子。他们辛苦一年,所求的不过是一口热饭丶一件暖衣。所以你的新政,不能让他们受委屈,不能让贪官污吏欺负他们。要让年老的人能安度晚年,壮年的人能有活干,年幼的人能好好长大,这样才不负上天的托付,不负这万里江山。”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砚,眸中映着月华,满是温柔与坚定,连声音都软了几分:“而你林先生,便是助父皇守住这江山丶设计新政蓝图丶让万民得享福祉的最重要的人。这江山,是父皇的责任,是苏家的基业,亦是父皇予的聘礼,是我能给的丶最厚重的承诺。”

林砚心中激荡,像是有暖流在胸腔里翻涌,从心口一直暖到四肢百骸。他回望苏宸,眼底映着月色与船内烛火的微光,亮晶晶的。千言万语在胸中打转,最终却只化作唇边一抹清浅却无比真实的微笑。

他知道,苏宸的这句话,是承诺,是信任,更是他们之间跨越了身份丶地位与世俗眼光的羁绊,足够支撑着他陪苏宸走下去。

苏庭在林砚的怀里蹭了蹭,小脸埋进柔软的毯子里,小手紧紧抓住了林砚的衣襟。他虽然没完全听懂父皇的话,却能清晰地感受到父皇和先生之间的温情,也隐约记住了“不负百姓”“不负江山”这几个字。他擡起头,小声地应了一声:“嗯,我记住了,不负百姓,不负江山。”

归程的马车宽敞而平稳,车厢里铺着厚厚的羊毛毯,踩上去软乎乎的,连颠簸都轻了几分。小几上摆着苏庭最爱的桂花蜜饯和松子糖,瓷碟旁还放着一盏温着的杏仁茶,水汽氤氲,带着淡淡的甜香。

旁边还摞着一叠林砚整理的江南新政笔记,笔记上的字迹工整清秀,每一页都分了“南巡发现”“问题处置”“後续推广计划”三栏,旁边还贴着几张小纸条,记着织户们反映的丝线价格问题丶市舶司关卡的值守安排,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

苏庭毕竟年幼,经不住长途劳顿,上车後没多久便靠在林砚的身侧沉沉睡去,呼吸均匀,小脸上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像是在做什麽甜甜的好梦。

林砚小心地调整了姿势,让苏庭的头靠在自己的肩窝处,睡得更舒服些,又伸手替他拢了拢滑落的薄毯,盖住了露在外面的小手。他低头看着苏庭熟睡的模样,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轻轻颤动一下,又擡眼看向坐在对面的苏宸,心中满是安宁,像是找到了最安稳的归宿。

苏宸没有看手边的奏章,只是静静地望着林砚和苏庭,目光落在林砚垂首时鬓边的碎发上,又移到苏庭睡梦中微微上扬的嘴角,眼底的温柔像是要溢出来,连带着周身的气场都柔和了许多。

窗外,是飞速掠过的江南春景:路边的油菜花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花浪翻滚,带着清甜的香气飘进车厢;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粉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旋,舞姿轻盈。田埂上的农人牵着老黄牛,手里拿着鞭子,却只是轻轻搭在牛背上,嘴里哼着江南的小调,脚步慢悠悠的,脸上满是对收成的期待。这便是他们共同守护的江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盛世模样。

苏宸伸出手,越过中间的小几,轻轻握住了林砚放在膝上的那只空闲的手。他的手指细细摩挲着林砚掌心的薄茧,那是林砚常年握着毛笔丶伏案整理文书磨出来的,带着属于林砚的温热触感,像是在触摸他们一同走过的日夜。

“阿砚,”苏宸的声音低沉而充满确幸,指尖轻轻收紧,将林砚的手攥得更紧了些,“此行不虚。我们回家。”

林砚擡眼看向苏宸,眸中满是笑意,连眼角都染上了温柔。他回握住苏宸的手,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轻却坚定:“好,我们回家。”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平稳地向着京城的方向驶去。江南的春色,从杭州城的青砖黛瓦,到太湖上的粼粼波光,再到田埂间的金色花海,还有百姓们脸上真挚的笑容,早已像墨滴入纸般,深深烙印在他们三人的记忆与生命里。

那运河上往来有序的商船,西湖边盛放的桃花,太湖上皎洁的月色,还有织户们拿到补贴时的笑脸,都成为了联系他们血脉丶情感与共同信念的,又一重坚实而温暖的心锚。往後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只要想起此刻的温情与初心,他们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番外系列「江南春」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