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奈何做贼的贼是什么意思 > 杀心(第1页)

杀心(第1页)

杀心

熹微晨光照进屋内,帘幔垂地,透进淡黄水绿的柔光。一室幽静中,偶尔能听到侍玉在睡梦中呢喃。

穆清回过神,发现天色已亮。

她昨夜慌张而归,躺到床上久久不能平静。

被拦腰挟制的窘迫,吐息扑面的羞耻,背後的灼热触感,似乎一直没有消散。

那种情势下,无以拒绝,可她不需要翻案脱罪,更不需要一个觊觎她的人来帮。

她有点怀疑,当年那个名叫钟临岚的端方少年郎,其实早就死了,有什麽可恶的鬼怪得到了他的身体,分享了他的记忆。

或许,真是如此,她应该给他报仇。

自打这个荒谬的念头冒出来,穆清就不那麽害怕了,心底仿佛有什麽东西,咕嘟咕嘟不断沸腾。

他在轻薄她之後,若无其事地约她私会。

“今夜已晚,你先回去,三天後再来见我。”

三天後,他会不会再次轻薄她?很有可能,他显然用心不良,明知她不愿意,还对她有企图。

东西坏了,要丢掉,人变坏了,该怎麽办?

“……坏了,就不该留在世上。”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脑海深处钻了出来。

穆清回忆着,记起一张说话时含着恨意的悲凉面容,那是天慈山上的老婆婆。

那婆婆见她第一眼,便如看穿了她似的,问她犯了什麽事。她没敢说,那婆婆倒也不勉强,反而说起自己的事。

人到中年,杀了丈夫,逃到天慈山上。

因为年轻时随和体贴的丈夫,上了年纪後,染上赌瘾,动辄打骂老婆,成了一个面目全非的人。

“人要是心性坏了,就不该留在世上。”

那声音仿若在虚空中回荡。

穆清恍惚一阵,忽听侍玉说了句含糊的话,她撩帘望去,便见侍玉在榻上翻了个身,脸上带着甜笑,睡得正香。

穆清呆呆望了望,她本来也可以这样无所忧虑,如果钟临岚没有出现。

到了卯正时分,卫州知府衙门里,一片肃穆。

刘知府坐在堂上,接受下属官吏早衙谒见,听说封城搜捕的贼人至今不见踪影,当堂责问:“都快十天了,还没抓到人,你们有没有动脑子?”

季同知拱手禀道:“大人,若是寻常的贼人,只要还在城内,封城几日早就抓到了。可这个王奇,不,这个假王奇做了几年通判,城中坊市给他摸得通透,不知掌握了多少藏身之处。排查起来,难免要费些时日。”

刘知府闻言,叹了口气。

他和季同知都是近两三年,才到卫州任职,而假冒王奇的贼人,却在卫州做了四五年的通判。

自他到任,通判每次见他,都热情应酬,办事积极牢靠,从不出岔子。刘知府曾称他是个得力下属。

那日,钟御史同他说,真正的通判在赴任的路上死了,出入府衙的王奇,乃贼人冒名顶替,被秦御史发现後,杀害秦御史灭口。

此话说来可信,但这两年里,刘知府与通判共事,对其多有认可,便觉得匪夷所思,将信将疑。

他叫来几个衙役,潜在暗处,再让人将通判请来,伺机让其老家亲友辨认。

怎料那通判进门不久,听到一点话锋,陡然变了脸色,凭着单薄的身躯,转头就撂倒守门的衙役,夺路而逃,逃之夭夭。

刘知府悔之不叠,早知如此,该让衙役们一拥而上,先拿了人再说。

这些天在卫州城里到处搜捕,弄得人仰马翻,却苦无结果。

府经历拱手进言:“大人,既是钟御史发现了假王奇,也许可以请他帮忙擒贼。”

季同知瞥他一眼,低了低头。知府大人早些时日与钟御史关系融洽,但自从假王奇逃脱後,二人似是生了嫌隙,钟御史不再来知府衙门。

刘知府没有说话,垂着嘴角,脸色不佳。

此前,念着圣上的意思,他确实有意与钟御史交好,但钟御史疑心提举张从淮,查了数日,什麽问题也没查出来,他因而对这个年轻的御史失了信任,轻视其是个愣头青。

当钟御史指出通判王奇被贼人顶替时,他便难以相信,那日设伏抓人,还担心是一场乌龙,只找了几个衙役。

守门的衙役被撂倒时,钟御史一个箭步追去,只来得及碰到衣角。假王奇拔步如飞,跑远後,回头向钟御史狠狠瞪了一眼。

想起那情形,刘知府心有馀悸。

如若假王奇怀恨,在卫州府城内再杀一个御史,他这知府就没法交差了。

事後,他派了不少府兵去御史府守卫,钟御史道以谢意,但对这案子不再上心,只说所掌握的线索都已告知。

案子已破,捉拿贼人,是知府衙门的职责。若一直抓不到要犯,御史只需向京中参上一本折子,说知府捉拿不力,即可身居事外。

刘知府正犯愁,便听小吏来报,大都督长史派了人来。

大都督长史,位居三品,统辖多个州府的兵马。

刘知府连忙请人进来,便见数个穿戴盔甲的兵士列队入堂,领头之人尤为昂藏,上前道:“听说知府大人要借兵抓贼,长史大人派我们前来襄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