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作者年糕粉丝汤 > 第80章 两方施力 周学子筷子落在荷叶鸭上鸭(第2页)

第80章 两方施力 周学子筷子落在荷叶鸭上鸭(第2页)

两人憋屈地收回目光,刚对着姚郎分外灵活的嘴巴紧紧合着,半响都憋不出字来。

还是张学子态度依旧,与姚郎你说我补充的,把订席面的事儿与苏芷寒说了。苏芷寒细细梳理一番两人的说法,缓缓道:“您三位的意思是想做一份阴阳合同?”

张学子脸红:“也,也能这麽说。”

三人希望契书,也就是实际支付的席面费能低一些,同时希望後面人询问时能把价格拉高些,简而言之,便是想请苏芷寒和姚郎等人帮忙充面子。

“你们要做哪等席面。”

“要与酒楼里那等中等席面才是。”张学子刚与其馀两人商量过,听到问题便毫不犹豫地作答:“再者是用具上也要劳烦多加用心,选一整套的银质器皿……若是没的话一整套瓷器也成。”

他担心苏芷寒不懂,说得更细致:“便是要那十全十美……”

“十热炒,另要四喜美点与八味碟。”

“正是。”张学子闻言,脸上登时露出喜色来。他们虽然自己未曾订过中等席面,但曾参与过同窗宴请与国子监里的宴席,对中等宴席还是有些了解的。

刚刚三人最大的担忧便是,出身小铺的苏芷寒会不会不懂官席,用下等的寻常席面充当中等乃至上等席面。

而如今,他们也能松口气了。

随着两者深入讨论席面规格,方学子和周学子也渐渐醒过神来,不约而同地加入其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学子等人愿意出多少钱。几人为了这事商讨半响,终是定下二十贯这个不高不低的数字。

“回头——”

“我们便与人说,您三位订席面用了三十八贯。”苏芷寒笑着接话。

张学子三人连连道谢,这才送了苏芷寒与姚家夫妇出门。待走得远了,姚郎才喜滋滋道:“我本见这张郎不是青菜拌豆腐,就是到铺里买最便宜的几样卤肉饭打打牙祭,想着因是家里情况不太好。”

“今日我才晓得,他们家里条件的确不算好,但也没我想得那麽差。”

“几人日子过得清贫,都是在省钱……这二十贯便是他们想过了的,要凑钱订席面的。”

姚郎嘿嘿一笑,又提起那三十八贯的价钱:“只要这回顺利做出名头,咱们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涨价了。”

苏芷寒是嫌彭员外夫妇常烦她,又是说请她做家厨,又说想教她去许府里做竈人,真真是教人哭笑不得。

至于姚郎则是嫌对方小气,回回都把钱直接给了苏芷寒,把属于自己的那份钱给漏了,能省那半吊钱也好。

虽然苏芷寒往往会给自己补上,但这也意味着苏芷寒拿到的钱变少了。要不是後头几户都与彭员外府沾亲带故,又有郑管事引见之恩,他们早就不去了。

“希望……一切顺利。”

“是啊。”姚郎深以为然,若是顺利的话,他们不但能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而且还能涨个价。

姚郎已不是当初那名菜鸟,这段时间他多方打听,甚至厚着脸皮去牙行里偷听偷学,总有一两个好心的与他解释几句,教他晓得十贯一场的席面,只能属于下等席面,做这些的多是没得名声的竈人,又或是刚刚独立门户的竈人。

像是彭员外府做的席面规格,起码也是中等席面,在外面的常价便是二三十贯,名声大手艺好的竈人更能收到五十贯一场。

从十贯到三十贯,便是第一道门槛。

不知多多少的竈人开始便是十贯一场,几年甚至十几年後还是这个价。

苏芷寒和姚郎两者不想接下来数年时间,都做便宜席面,就得寻出路往上走。

苏芷寒与姚郎商量罢,心情颇好的往家里去,准备把这好消息告诉蒋珍娘。

与此同时,蒋珍娘也将蔡妈妈唤到跟前,取出自家与陈家祖孙所立下的契书,递给她看:“瞅瞅,真真是狼心狗肺的东西,平日里瞒着人,愣是装自己是摊主。”

陈婆子被臊得不敢再摆摊的事,终于传进蒋珍娘的耳中。蒋珍娘担心女儿心软,特意趁苏芷寒不在,唤蔡妈妈来说话:“我还道她能有多大本事,没曾想,我都没当面指责她,她便已露了怯,连摊上都不敢守了,真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想那庆典之上,蒋珍娘从未指名道姓说是陈婆子占了自家名声,只是点名了自家铺子和凉亭摊的从属关系,想借衆人之口来敲打陈婆子一番。

若是陈婆子如常摆摊,旁人不知内情,顶多以为是自己没问清楚,或是以讹传讹。

怎奈陈婆子自从他人口中得知那事以後,次日便不愿再开摊子,愣是把事情给坐实了。

此前,蒋珍娘也没少遭那些表面热情,背地里却使绊子阴阳人的气,故而对陈婆子的举动很是鄙夷:“明日你替我跑一趟,去陈婆子家中收取这月月钱,切记,要好生与她理论一番。”

“还有,再去她家周遭邻居那边打听打听,瞧瞧陈婆子到底是攀上谁家高枝,竟是有意毁约。”

“娘子放心,我省得的。”蔡妈妈瞧了两眼契书,双手把契书送回到蒋珍娘手上,敛容应是。

待走出门时,蔡妈妈眼里都在冒着火。

想她未来蒋家以前,也曾在一户中等人家做竈上活——说是专做竈上活,实则烧饭丶洗衣丶打扫丶喂鸡丶喂鸭丶种菜,样样杂活尽数要做,从早到晚,没得片刻清闲。

直至被蒋家母女买下,起初听闻两人原先也是奴籍,这才刚刚赎身时,蔡妈妈还担忧自己往後日子会愈发艰难,哪曾想当天自己便得了一笔钱置办东西,後头又给他们量身定制衣服,平日的吃喝用度,虽说不是样样精致,但也比之前那家要好上许多。

不!莫说前一户人家,便是巷子里几户小官小吏家中的仆佣,日子也远不及自己这般惬意。

蔡妈妈想起刚刚看到的书契,又回想蒋珍娘提起的往事,再联想到之前去收月钱时见着的陈婆子,只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就狠狠扇上两耳光子。

要没自家娘子姐儿,陈婆子祖孙一家早就卖身当奴了,哪有这般穿绸戴金的好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