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同志,你做得好啊!"刘辅导员语气振奋,"这不仅仅是帮公社解决了点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你这是真正把课堂知识、把咱们大学教育的精神用到了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你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越想越觉得这事意义重大:"这件事,我会向系里汇报。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如果成功了,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放心,组织上支持你这种积极主动、服务社会的行为!以后有什么需要学校这边提供便利的,尽管开口!"
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鼓励,林墨心中也更踏实了几分。他知道,这件事只要摆在明面上,符合政策导向,对他而言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后的整个八月份,林墨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汽车楼那间安静的工作室里。外界工农协作的谈判如火如荼,却仿佛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木头、工具、图纸和那令人执着的精度。
刻刀、凿子、锉刀、砂纸……各种工具在他手中轮番上阵,又交替使用。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衫,指尖磨出了新茧,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那近八十个零件,在他的精雕细琢下,逐一褪去了粗胚的毛糙,变得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表面光洁,尺寸精度无限逼近甚至部分达到了图纸要求的±oo毫米。
当最后一个——结构最为复杂的气缸盖——完成最后一道抛光工序后,林墨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以及一种充盈心灵的满足感。
所有零件终于全部完工了。
但他并没有立刻组装。一个好的木作,不仅在于精准的加工,更在于妥善的表面处理和最后的装配调试。他想到了漆工的重要性。
周末,他带着这几大包沉甸甸、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木制零件,去找了师父赵山河。
赵山河仔细检视了每一个零件,尤其是那几个精度要求最高的核心部件。他用自己那套更苛刻的标准反复测量、打量,甚至闭上眼睛用手触摸感受那平滑无瑕的曲面和锐利清晰的棱线。
良久,他放下一个曲轴木模,看向林墨,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有震惊,有欣慰,更有一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感慨。
"好小子……"赵山河的声音有些沙哑,"这手艺……够格了。比我当年考六级时做的那个龙门榫,只强不差!心思更巧,难度更大!雷万春老爷子,倒是给你指了条明路!"
得到师父的认可,林墨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师父,我想给这些东西上个好漆,既能保护,也能更显质感。您看……"林墨提出请求。
赵山河点点头:"是该如此。好东西得配好手艺。我带你去个地方。"
赵山河带着林墨,穿街过巷,来到了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工艺美术厂的大漆车间。车间里弥漫着一股奇特的生漆味道。赵山河找到一位同样年过半百、眼神专注沉静的老师傅。
"老漆头,这是我徒弟林墨,自己瞎琢磨了点东西,手艺还过得去。你给你瞧瞧,帮着上个好漆,甭给我藏私,用你压箱底的本事。"赵山河对那老师傅说道,语气是熟稔的不客气。
被称作"老漆头"的老师傅瞥了赵山河一眼,没搭理他,而是直接拿起林墨带来的一个气缸体木模,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凝住了。
他仔细抚摸着那光滑如镜的表面和复杂精准的内腔,又拿起其他几个零件端详,半晌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讶异:"山河,你这徒弟……了不得啊。这活儿,没十年八年沉下心来磨,出不来。你从哪扒拉出来的这么个宝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嘿嘿,咱老赵的眼光,啥时候差过?"赵山河得意地一扬下巴,"咋样,配不配得上你的手艺?"
"配!太配了!"老漆头显然也是个痴人,见到好的胚子就见猎心喜,"放心,这活儿我接了!保证用最好的料,给你徒弟这好东西,伺候得妥妥帖帖!"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就跟在老漆头身边打下手,学习传统大漆工艺的奥秘:刮灰、裱布、上漆、荫干、打磨……每一步都极其考究和耗时。
老漆头不愧是赵山河认可的六级漆工,手艺精湛绝伦,在他的巧手下,那些原本就极为出色的木模零件,仿佛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表面变得温润如玉,光泽内敛而深邃,更显精密与贵重。
所有零件处理完毕,林墨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带回汽车楼工作室。在王师傅好奇的注视下,他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开始按照拆卸时的逆顺序,一步步将这些凝聚了心血的木制零件组装起来。
当最后一个木制螺栓被拧紧,一台完全由木头制成的、细节毕现、漆面温润的解放cao动机模型,赫然呈现在工作台上!它与旁边那台真正的、布满油污的铁疙瘩形成了鲜明而震撼的对比。
王师傅围着这台木制动机转了好几圈,嘴里不停地"啧啧"称奇,最后憋出一句:"娘嘞……这……这简直能当工艺品摆起来看了!林墨,你小子……真行!"
林墨轻轻拨动飞轮,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平稳运转,凸轮轴随之旋转,气门顶杆微微起伏……虽然无声,却仿佛能让人听到它内部精密的协同与力量。
至此,雷万春师傅留下的终极课题,圆满完成。林墨知道,他的木工技艺,已经实实在在地迈过了六级工的那道高坎。
八月底,暑热未消,但空气中已经隐约带上了一丝秋的凉意。
春粮早已入库,但城里的粮食供应依旧紧张,居民口粮定量没有任何回调的迹象。报纸上的口径依然是"形势大好,困难是暂时的",但胡同巷尾、四合院里,人们脸上的愁容和悄悄议论的声音,都预示着下半年的日子,依旧需要在饥饿的边缘精打细算地熬下去。
这天,林墨再次注意到了与金牙孙有福约定的那个隐秘信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和鲜明。
喜欢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