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的效果如何 > 第35章 被迫割地求和谈(第1页)

第35章 被迫割地求和谈(第1页)

一、残城落日的求和之议

雍城的城门在第七日辰时缓缓开启,不是为了迎敌,而是为了送出求和的使者。赵鞅穿着洗得白的灵纹甲,甲片上的血络符已失去光泽,他手中捧着的不是战书,而是秦康公亲笔书写的求和信,信笺用最后一块未被浊气污染的灵脉帛制成,边角还残留着烛龙秘术爆时的焦痕。

"赵大夫,这是我国君的诚意。"赵鞅站在晋军大营前,声音被清晨的寒气冻得僵。他身后的十名随从抬着礼盒,里面是秦国仅存的三件"宝物"——半块应龙鳞甲、《山海经?大荒西经》残卷、以及秦穆公时期的血灵灯,这些曾象征荣耀的物件,此刻成了屈辱的见证。

灵犀卫将他们押到赵盾面前。这位晋地权臣坐在紫霄阵眼的华盖下,聚灵幡插在身侧,幡面的灵光映得他脸色青。当求和信展开,赵盾的目光落在"愿割五城、献灵材"的字样上时,突然放声大笑:"秦康公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

他的手指点过信中的条款,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秦使身上:"五城太少,要割就割河西十城,包括青岚谷的血灵塔遗址!灵材?我要黑风渊的所有煞灵晶矿,还要你们破辱堂的《血窍术总纲》!"

赵鞅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赵大夫欺人太甚!血窍术是我秦人生存之根本,岂能外传?"

"根本?"赵盾冷笑,让灵犀卫呈上从令狐谷缴获的血络符,符纸在紫霄阵的灵光中迅化为飞灰,"这种连清心诀都挡不住的术法,也配称根本?要么献出来,要么等着雍城变成第二个令狐谷。"

谈判的消息传回雍城,传功阁的争吵声震落了最后几片残瓦。幸存的老修士们围着秦康公,有人痛哭流涕请求死战,有人捶胸顿足骂晋人无信,更多人沉默地看着窗外——那里的煞灵防御阵已薄如蝉翼,金色的紫霄灵光如同毒蛇,随时可能穿透屏障。

"君上,不能答应!"嬴昊的断臂仍在渗血,他用仅剩的右手捶打地面,"我们可以退到黑风渊,那里的煞气能挡住晋军,总有一天能报仇!"

秦康公没有回应,只是让内侍展开《西陲灵脉全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割让区域,恰好是盘龙灵脉的五条主要支流,失去这些地方,雍城的灵脉就像被砍断四肢的巨人,只能任人宰割。但他更清楚,继续抵抗的代价——城西的禁魔营已关押了三百名中煞狂的修士,再拖下去,整个雍城都会变成疯人院。

"赵鞅能争取多少时间?"秦康公突然问。

钟离权(他在烛龙秘术爆时被气浪掀飞,侥幸未死,却已形同废人)咳嗽着回答:"晋人急于巩固紫霄阵,最多最多能拖到三日后。"

"三日内,要做三件事。"秦康公的目光扫过地图,声音平静得可怕,"第一,让破辱堂的修士将《血窍术总纲》的核心内容刻在玄石高台的地基下,用煞灵晶封存,绝不能落入晋人之手。第二,精选百名少年修士,带着《山海经》孤本和应龙令,从密道逃往西戎,等待复国之机。第三,准备交割的文书,但要在割地条款中埋下伏笔——所有割让土地的灵脉主权,需每十年重新确认,这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当赵鞅在晋营听到"十年确认"的条款时,赵盾的聚灵幡差点脱手:"秦康公还想留后手?告诉他,要么无条件割地,要么等着被净灵术净化!"

但晋军的粮草也已告急。紫霄阵的运转消耗了晋地太多灵材,灵犀卫的清玄剑因过度使用而崩碎了三成,玄清子带来的青城派弟子更是频频催促返回——他们担心proond留在西陲,会被仙门问责私用禁术。

"给他们留点念想又何妨?"玄清子在赵盾耳边低语,"十年后,盘龙灵脉早已被紫霄阵吸干,秦国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赵盾这才松口,却在条款中追加了更恶毒的补充:割让土地上的所有秦民,需在三个月内迁出,逾期者将被视为"灵脉杂质",由灵犀卫强制执行净灵术。

这个条件让赵鞅浑身冰凉。他知道,那些世代生活在青岚谷的农夫,根本舍不得离开祖辈耕种的灵田,三个月的期限无异于逼他们去死。但当他看到晋军阵中升起的"净灵旗"——那面用秦军修士的血窍膜制成的旗帜时,终于明白,此刻的秦国已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二、血契文书的屈辱条款

割地盟约的签订仪式选在令狐谷的囚灵柱旁,这里曾是嬴荧牺牲的地方,晋人特意将柱上的血迹清理干净,换上新的聚灵纹,仿佛要用这场仪式彻底抹去秦人的痕迹。

秦康公穿着素色王袍,腰间未挂任何法器,徒步走向盟约台。他的灵脉因烛龙秘术的反噬而萎靡,每走一步都牵扯着内脏的剧痛,但脊背挺得笔直,路过那些尚未掩埋的秦军尸骨时,脚步会刻意停顿——这是一个君主最后的尊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盾早已在台上等候,身边的玄清子穿着青城派的紫色道袍,手中握着"镇脉印"——这枚由仙门赐下的法器,能在盟约上加盖灵脉印记,使条款受到天地灵脉的监督,违约者会遭受灵脉反噬。

盟约用青铜鼎盛放,鼎身刻着密密麻麻的条款,其中最刺眼的三条被玄清子用朱砂标出:

灵脉割让:青岚谷、黑风渊、河西五城等十处灵脉要地永久归晋,秦地不得在割让区百里内布设任何防御阵,晋地则有权在盘龙灵脉支流上修建聚灵塔。

术法限制:秦国修士不得修炼血窍术高阶法门,破辱堂需由晋地派来的"灵监"监管,所有术法典籍需抄录副本交晋地存档。

血契约束:秦康公需以自身血窍为引,在镇脉印上立下血誓,若秦国违反盟约,盘龙灵脉将自动枯竭,雍城化为死地。

"秦侯,签字吧。"赵盾将刻刀递过去,刀身反射的阳光恰好照在秦康公脸上,"签了字,至少雍城的百姓能活下去。"

秦康公的手指抚过鼎身的纹路,那些文字仿佛活过来一般,化作嬴荧的血泪、钟离权的残袍、仲壬的断剑。他转头望向雍城的方向,那里的煞灵防御阵已彻底消失,金色的紫霄灵光正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最后的灵脉屏障。

"我有三个附加条件。"秦康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山谷,"第一,允许青岚谷的秦民保留一半灵田,晋地不得强迫他们迁移。第二,破辱堂的典籍可抄录副本,但正本需留在雍城,这是秦人的根。第三,释放所有秦军俘虏,他们已失去血窍能力,对晋地毫无威胁。"

赵盾与玄清子交换眼神,最终点头同意——这些条件对晋地的核心利益无关痛痒,却能彰显他们的"仁慈"。玄清子甚至假惺惺地说:"秦侯放心,仙门素来慈悲,只要秦人安分守己,自然能在灵脉旁繁衍生息。"

当秦康公的血滴落在镇脉印上,整个令狐谷的灵脉突然剧烈震颤。盟约鼎出嗡鸣,鼎身的条款亮起金光,与盘龙灵脉、玄龟灵脉同时产生共鸣——血契生效了。秦康公猛地喷出一口鲜血,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窍与盘龙灵脉之间,多了一道无形的枷锁。

赵盾接过盟约鼎,突然笑着说:"忘了告诉秦侯,晋地已在青岚谷现《山海经》的另一处残卷,记载着灵脉逆转术。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让盘龙灵脉彻底流向晋地,到时候秦侯可要来晋地做客。"

秦康公没有回应,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囚灵柱,转身离开。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一条即将断裂的灵脉支流。

三、交割土地的血泪迁徙

割地的交割从秋收后开始,晋地派来的"接收使"带着灵犀卫,挨城清点灵脉资源。青岚谷的农夫们被强行驱离家园,他们抱着秦晋谷的枯种跪在灵田旁,任凭皮鞭抽打也不肯起身,直到灵犀卫点燃他们的房屋,才在烈火中出绝望的哭嚎。

"把这些灵脉杂质拖走!"接收使的皮靴踩在灵田上,他的聚灵靴能吸收土壤中的灵气,每走一步,脚下的秦晋谷就枯萎一片,"赵大夫有令,三日之内,青岚谷不得留一个秦人!"

最残酷的场景生在黑风渊的煞灵晶矿。晋军不仅要夺走矿脉,还要秦地矿工用血肉之躯清除矿洞中的浊气——这些被称为"清道夫"的秦人,腰间只系着一根绳索,没有任何防护,进入矿洞后往往再也出不来,他们的尸骨成了天然的"煞气过滤器"。

"爹!"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冲矿洞口哭喊,他的父亲是矿场的老矿工,刚刚被灵犀卫推了进去。少年试图冲进矿洞,却被晋军修士一脚踹倒,清玄剑的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小兔崽子,想闹事?"灵犀卫狞笑着,"你们秦人的命,还不如我们的清玄剑值钱。"

这一幕被前来监督交割的赵鞅看在眼里,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但身边的晋地接收使立刻警告:"赵大人最好别多管闲事,盟约上写得清楚,交割期间任何秦人反抗,都按灵脉叛逆论处。"

赵鞅最终选择了隐忍。他知道,此刻的任何冲动都可能让雍城的百姓遭殃。但当他看到少年偷偷将一块煞灵晶藏进怀里,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时,突然想起秦穆公当年说过的话:"灵脉会枯竭,城池会陷落,但秦人的骨头不会断。"

交割过程中,秦国的修士们用沉默进行着最后的反抗。破辱堂的老修士在抄录典籍时,故意将血窍术的核心口诀写错,用同音不同义的字替代关键术语;青岚谷的农夫在离开前,将秦晋谷的种子深埋在灵田深处,种子外层裹着修士的精血,能在地下休眠十年;黑风渊的矿工则在矿洞深处留下"血络路标",用自身血窍标记出未被现的煞灵晶矿脉。

这些细微的反抗,像散落在割让土地上的火种,在晋地的严密监视下,等待着燎原的那一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