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的效果如何 > 第35章 被迫割地求和谈(第2页)

第35章 被迫割地求和谈(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灵监入驻的窒息统治

晋地派来的"灵监"在盟约签订后第三月抵达雍城,为的是赵盾的侄子赵朔,一位自诩"仙门正统"的年轻修士,腰间挂着玄清子赐下的"净灵镜",据说能照出隐藏的血窍术修炼者。

灵监府设在破辱堂的旧址上,赵朔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拆除堂内所有血络符,换上晋地的聚灵纹。工匠们被迫用锤子砸毁传功阁的石壁,那些记载着秦地术法精髓的纹路在锤击下剥落,露出下面苍白的石质,像一道道流血的伤口。

"以后这里叫养气堂,只准传授晋地的养气法。"赵朔站在钟离权曾经的讲台上,净灵镜出青光扫过台下的秦修士,"谁要是敢私藏血窍术典籍,别怪我按盟约办事。"

他的统治带着窒息的严苛:

灵脉管制:雍城的灵脉井由灵监府直接管理,秦人每日只能领取定量的灵气,修士的份额仅为晋人的三成,且必须在灵监的监视下吸收。

术法审查:所有秦修士需每月到养气堂接受"净灵检查",净灵镜照出的血窍强度过规定值者,会被强制灌入清心诀,直到血窍弱化至"安全水平"。

思想清洗:启蒙堂的孩童被要求背诵晋地的《灵脉正统论》,书中将秦人的血窍术污蔑为"蛮夷邪术",将晋地的聚灵法称为"天地正道"。

嬴昊成了第一批被"净灵"的修士。这位失去断臂的勇士因拒绝放弃血窍术,被赵朔锁在净灵柱上,净灵镜的青光持续照射了七日七夜。当他被放下来时,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原本赤红的血窍变得黯淡如死灰,连最简单的血络符都无法绘制。

"这就是反抗的下场。"赵朔在雍城广场上展示嬴昊,像展示一件战利品,"记住,你们的术法在仙门正统面前,不堪一击。"

但反抗从未停止。破辱堂的老修士们在夜间偷偷聚集在玄石高台的地基下,那里藏着《血窍术总纲》的真本,他们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术法口诀教给少年修士;青岚谷迁来的农夫在灵田劳作时,故意用秦晋谷的枯种在地上摆出血络符的形状,这些图案在阳光下转瞬即逝,却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印记;甚至连雍城的乞丐,都学会了用破碗的碎片反射阳光,干扰灵监府的净灵镜。

秦康公在病榻上看着这一切,他的身体因血契的反噬而日渐衰弱,却坚持每日听取赵鞅的汇报。当得知老修士们在传授口诀时,他虚弱地笑了:"告诉他们,别着急,十年我们等得起。"

他开始暗中安排后事,将应龙令交给年仅五岁的太子嬴稻(即后来的秦共公),让乳母带着孩子住在民间,远离灵监的监视。"告诉太子,"秦康公在弥留之际说,"他看到的屈辱不是秦国的全部,藏在地下的典籍、埋在田里的种子、记在心里的口诀才是我们的根。"

五、落日余烬的复仇火种

秦康公去世的消息传到晋地时,赵盾正在青岚谷举行"灵脉庆典",庆祝紫霄阵完全吸收盘龙灵脉的支流。他收到的讣告上,秦人的措辞卑微而克制,称国君"因灵脉衰竭而薨",连谥号都不敢使用。

"秦蛮终于认命了。"赵盾举起酒杯,与玄清子共饮,"用不了多久,盘龙灵脉就会彻底成为晋地的附庸,西陲再无人敢挑战仙门正统。"

玄清子却望着西方的天空,那里的星辰呈现出诡异的排列——按《山海经?大荒经》的记载,这种"龙潜于渊"的星象,预示着蛰伏的力量正在积蓄。"赵大夫还是小心为妙,"他提醒道,"秦人虽弱,却从未真正臣服,血契约束得了灵脉,约束不了人心。"

赵盾不以为然,他下令在雍城举行"换主仪式",强迫秦人像迎接晋侯一样迎接新君秦共公,试图用这种方式彻底摧毁秦人的斗志。但当赵朔带着灵犀卫来到玄石高台时,看到的景象让他脊背凉——

秦共公穿着一身洗旧的布衣,站在高台中央,身边没有任何侍卫,只有百名捧着《山海经》残卷的少年修士。这些孩子的血窍都未完全开辟,却在寒风中挺直腰板,齐声吟诵着早已被禁止的"养脉谣",歌谣的韵律与盘龙灵脉的微弱波动产生共鸣,竟让灵犀卫的聚灵幡微微震颤。

"大胆!"赵朔举起净灵镜,青光射向孩子们,却在接触到《山海经》残卷时被反弹,镜面上出现蛛网般的裂纹,"谁让你们吟诵邪谣的?"

最前面的少年——正是黑风渊矿场那个藏起煞灵晶的孩子,此刻他举起手中的晶块,黑色煞气在阳光下闪烁:"这是我们秦人的土地,我们的歌谣,你管不着!"

骚乱在瞬间爆。隐藏在人群中的秦修士突然动袭击,他们用的不是血窍术,而是最原始的石块和短刀,却带着玉石俱焚的决绝。灵犀卫虽装备精良,却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中陷入混乱,赵朔的净灵镜被一块沾着灵脉泉水的石头砸中,彻底碎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灵犀卫控制住局面时,玄石高台上已躺下数十具尸体,秦人死者的手中,都紧握着某种与灵脉相关的物件——血灵灯的碎片、秦晋谷的种子、刻着血络符的木牌。这些平凡的物品,在夕阳下散出比聚灵幡更耀眼的光芒。

赵朔最终没有处死秦共公,不是出于仁慈,而是怕激起更大的反抗。但他下令加强对雍城的管制,将少年修士们分散关押,试图用隔离的方式磨灭他们的斗志。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被拆散的孩子,早已在心中记下了彼此的血络符印记;那些深埋的秦晋谷种子,正在割让的土地上悄悄芽;那些藏在玄石高台地基下的典籍,正等待着重见天日的时刻。

六、盟约阴影的暗流涌动

割地求和后的第五年,西陲表面平静如水,晋地的聚灵塔在盘龙灵脉支流上拔地而起,青岚谷的灵田种满了晋地的灵麦,黑风渊的煞灵晶源源不断地运往东方,一切似乎都在按赵盾的计划展。

但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赵鞅在暗中联络那些被驱散的少年修士,用"灵脉密语"——一种基于血络符波动的暗号传递消息;破辱堂的老修士们假装遗忘了血窍术,却在传授养气法时,偷偷加入血络符的运转法门,让年轻修士在不知不觉中修炼;秦共公则在灵监的监视下,用"养病"的名义研读《山海经》,从那些被晋人视为"荒诞"的记载中,寻找重建灵脉的方法。

最危险的行动生在黑风渊。当年藏起煞灵晶的少年——如今已是十八岁的修士嬴桀,带领一群矿工后代潜入矿洞深处,按父辈留下的血络路标,找到了未被现的煞灵晶矿脉。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开采,将矿石藏在灵麦捆中运出,秘密送往雍城,供破辱堂研究新的术法。

"这些煞灵晶比以前的更纯。"嬴桀在密会时对赵鞅说,他的血窍已修炼至第五重,却能完美伪装成养气法修士,这是老修士们创造的"敛血术",能在净灵镜下隐藏血窍波动,"足够我们炼制百枚血爆符。"

赵鞅检查着矿石,突然现其中一块的纹路与《山海经》记载的"烛龙鳞"惊人相似——这种矿石在烛龙秘术爆后,吸收了灵脉本源的力量,或许能破解血契对盘龙灵脉的约束。

"小心行事。"他叮嘱嬴桀,"晋人的紫霄阵虽强,却有一个弱点——他们过度依赖纯净灵气,对这种蕴含本源之力的煞气毫无防备。"

此时的晋地,赵盾已老,玄清子返回青城派复命,灵犀卫的统治逐渐松懈。年轻的灵监们沉迷于西陲的灵材,对秦人的监视流于形式,他们不知道,那些每天向聚灵塔行礼的秦人,心中默念的不是晋地的养气诀,而是秦穆公时期的"血誓":

"以我血窍,寄我灵脉;

以我残躯,候我龙潜;

终有一日,血契皆碎;

西陲万里,再无晋旗。"

当嬴桀将第一枚用烛龙鳞矿石炼制的"破契符"呈给秦共公时,少年君主的眼中第一次燃起了火焰。这枚符箓在月光下泛着金红双色,与当年烛龙秘术爆时的灵光一模一样,接触到盟约血契的复制品时,竟让纸页上的血字微微褪色。

"时机快到了。"秦共公握紧破契符,符箓的温度透过掌心传遍全身,与血脉中的灵脉印记产生共鸣,"告诉赵鞅,让所有修士做好准备,我们可能要违背盟约了。"

窗外的聚灵塔依旧散着金色灵光,但在秦共公眼中,那光芒已不再刺眼。他知道,血契约束得了灵脉,却约束不了复仇的决心;盟约能割让土地,却割不断秦人与西陲灵脉的联系。

当第一缕晨曦透过雍城的城墙,照在玄石高台的地基上时,那里的煞灵晶封存处,正传来微弱的震动——被压抑了五年的力量,即将在血与火中重生。而这场被迫割地的屈辱,终将成为复仇的序章,在秦共公的手中,书写出新的篇章。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