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养兔不景气,养猪养羊养鸡养鸭,都能运用到这种学**结的经验。
当然,像王强这种质疑他,怀疑他的,罗学云同样不生气,反而会鼓励他们去寻找出路。
说白了,大多数乡亲就是太浑噩迷惘,不知道除了种粮食外,能干什么,罗学云才要如此呕心沥血,要真如王强一样,有想法敢拼敢闯,他只会高兴。
就拿当下来讲,兔子规模一旦上来,田间荒坡的野草就不够喂兔子,有没有谁能不经过罗学云提醒就想到这一点,给他们村的养兔产业作配套,种植专业牧草,也能细水长流赚钱。
就目前来看,还谁没有想到这一点,包括早早涉足养兔的幺妹等人。
以至于罗学云拎着专门购买的草种,在荒坡、南山新塘塘埂撒播时,还被幺弟嘲笑。
“二哥,你这不是张嘴骂聋子,白费工夫吗?”
幺弟非常不理解,他原本以为罗学云种的是什么高大上的蔬菜水果,没想到只是普通的梯牧草。
“就这种草,满田埂都是,还需要专门买种子,正儿八经的播撒施肥,传出去不怕别人笑话吗?”
罗学云左手举着纸包不动,右手猛然出手,一下子钳住幺弟的脖子。
“少说风凉话,去砍竹子扎几个稻草人。”
“疼疼疼。”幺弟低头讨饶。
梯牧草也叫猫尾草,草质柔软,营养价值较高,算优等牧草,很多家畜都喜欢吃,关键生长条件简单,即便是不管它,都能在田野路边菜园墙角乃至小土堆冒出头。
当然,若是追求产量质量,还是得正儿八经地照料,施肥除草浇水采收等。
罗学云四处抠搜,攒够三亩多荒地下种,担心生长不好,还用聚灵液泡过种子,所以坚决不能被鸟兽刨食。
当然,也得竖牌子,提醒人不要损坏草地。
第152章青云菜不需要多费口舌
草种下播以后,罗学云便开始给南山新塘抽水,再不放水,里面怕是都要引来动物安家。
稻收之后,田块不存水,各队的蓄水塘都处于半满状态,对抽水没那么抵触。
罗学云主要是借个由头,因而广布疑阵,离近的塘都临幸一遍,不知不觉新塘水就满了。
幺弟看得一头问号。
“刘洼那几个塘都没怎么少水,这塘怎么就填满了?”
罗学云道:“可能是下雨吧。”
“雨有这么大?”
幺弟也没纠结,扭头问道:“现在是不是要开始养塘?”
“可以兼顾着,鱼苗得明年温度上升后下水。”罗学云道,“你主要任务是照看牧草,赶鸟浇水施肥,有空请人做个小船,以后要下塘撒鱼食。”
幺弟的脸顿时苦下来。
罗学云无暇顾及幺弟的小心思,他有更重要事情得做。
以栗树林为的一届种菜合伙人,小白菜开始产出,加上罗坡地,能保证日产两万四千斤,甚至更多,罗学云要借助青云小白菜的名声,在整个城区所有菜市销售市场,都占据摊位。
生产、运输、销售,罗学云全部都占据一席之地,便可得陇望蜀,窥探其他县城甚至地区、外地。
现在青云小白菜的收益,在罗学云心中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它挥的名片功能,品牌效应更切合罗学云的胃口。
青云菜市接待处,小姑娘余秋秋看到罗学云大步流星走进来,颇为紧张,相比较和蔼的辛贵,这个大老板很不好说话。
“老板好。”
她赶忙站起身。
罗学云摆手示意她坐下,刚带着辛贵往屋里走,忽地回头。
“是不是你在电话里,跟我妹说我坏话?”
余秋秋顿时急了。
“没有,不是,就是聊天。”
罗学云哈哈笑道:“跟你开个玩笑,我知道电话都是我妹打过来的,跟你没关系,而且你能陪她聊天我很开心。”
辛贵带着菜市调查数据,跟在后面,等进了院子,才道:“小姑娘一直都怕你,何必吓她?”
罗学云无语:“我又不吃人。”
调查县城菜市,联络分销摊贩,是辛贵的主要责任,他因此交游广阔,成为县城叫得出名号的人物。
只是辛贵农民出身,总是觉得自己除了种地编竹筐,没有别的本事,要罗学云不带他玩,他就要垮台,是以态度谨慎,做事兢兢业业。
“陈清县人均蔬菜量,每天不到一斤?还包括葱姜蒜这种调味菜。”
罗学云有些惊讶,因为这是蔬菜公司的调查,以前些年蔬菜总销售量得出来的数据,包含各大食堂,细算下来,家庭可能会更少。
辛贵道:“准确来讲是九两,去年的数据最高,到今年模糊,就没有那么确切。
据我观察,顾客以便宜量大为主要购买目标,青云小白菜之所以能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用白菜价吃到过白菜味道的蔬菜。”
罗学云叹道:“还可能是小白菜百搭,煎炒炖煮包饺子,都能用上,而番茄豌豆丝瓜莴笋,正经做硬菜才舍得三三两两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