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八三修道种田篱笆好文学 > 第108节(第1页)

第108节(第1页)

这小伙有点不一般。

第161章求新求变

“答疑环节,放到最后,叔伯乡亲们先听我讲完治穷致富的经验。”

罗学云淡淡笑道:“如果听完之后,还有想讨论的,可以留下探讨,总之不好耽误大伙的时间,免得赶不上晚饭。”

与会乡亲已经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是沈栋咳咳一声,请罗学云开讲。

“春上,我在家里也是吃不饱饭的,老爹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干庄稼活就少吃点,毕竟粮食不够,家里又没有余钱。

那时候我明白一个成语,叫青黄不接,陈粮将要吃完,新粮还没成熟,想要活下去,要么出去借,要么苦捱,没有别的选择。”

这年头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罗学云讲的这样,是以他一说,乡亲们很容易感同身受,愈用心听下去。

“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何让粮食变多,让家里有余粮,能吃饱穿暖,还能买自行车缝纫机,能盖新屋子。

最简单的就是增产,一亩打四百斤粮食不够,那五百斤呢,六百斤呢,七百斤呢,是不是就能多留一点余粮?

可这也是最困难的,即便是不断地改良种子、研究化肥、兴修水利,用心耕种,每年的收成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向上挪。

越想我就越急,干活不可怕,饿肚子是真难受,要命得很。

有天,我挑着担子来赶集,路上碰到有跟我一样地走的,有坐牛车驴车的,有开拖拉机的。

很明显,开拖拉机跑得最快,一下子就把我甩没影,牛车驴车我加把劲能撵得上,可人家拉的多,耐力强,不到街上就追上来。

我当时那个气啊,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四条腿跑不过轮子,又有什么办法?连张嘴骂人都不行,因为拖拉机跑过的灰尘,会被吸进嘴里……”

台下的乡亲们,听到这里,终于配合地涌起笑声。

乡村泥巴路的苦头,谁没吃过?

下雨就陷,胶鞋都不管用,天晴就灰尘四起,跑得快点就一裤脚泥灰。

敏锐的周民沈栋,还有秦远山等人,已经开始思考,罗学云话外的意思。

果然,罗学云切入正题。

“我当时就在想,难道我就不能骑个毛驴赶集,不能坐拖拉机,非要用两条腿地走?

答案当然是可以,只要你胆子大脸皮厚,去借牛借驴,蹭拖拉机,总能碰上好心的,能少走一段路。

放到种田上,种稻种麦种大豆,就是挑担子地走;种蔬菜种水果就是坐牛车;办厂开店就是买拖拉机!”

罗学云陡然提高声调。

“以今年的牌价,小麦一毛三四,籼稻一毛六八,糯稻一毛八二,黄豆三毛五,玉米一**,与之相比的蔬菜呢,上半年番茄就卖到一毛五,四季豆一毛八,莴笋两毛五。

只论价格,谁贵谁贱一目了然,再论产量,就更荒唐,水稻小麦亩产不过五六百斤,番茄莴笋哪个不是几千斤的产量!

是不是同样一亩地,伺候一整年,种蔬菜比种粮食赚的多?”

铮铮之语,如雷贯耳,台下很多人都开始坐不住,不由地望向周民沈栋。

有人甚至想要举手言,罗学云摆手阻止他。

“但种菜不比种粮食,种粮食拎出个庄稼人,哪怕十五六岁,都能说个头头是道,种菜怎么下种施肥除虫采摘全都是问题。

更关键的是,粮食统购统销有公家兜底,蔬菜种了卖给谁,若是找不到买家,烂在地里,岂不是要赔死?”

罗学云道:“可我想了很久,肚子实在饿的受不了,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所以我一咬牙,决心要求新求变,玩命试一试,哪怕赔的倾家荡产,要上吊跳塘,也不能活生生饿死。”

有人再度举手,罗学云没有阻止,示意他开口讲话。

“亲朋好友拉扯一把,再不济向生产队借钱借粮,渡过难关,将来再还就是。

粮食我们祖祖辈辈种了几百年,还有公家保底,至不济能填饱肚子,像你说的蔬菜水果,说到底不能当饭吃,公家还不帮着卖,旁人能有你一样的本事,年纪轻轻就在城里闯出门路么?

到时候一亏就是大半年,错过的还都是好节气,怕是更糟糕吧。”

罗学云点头问道:“怎么称呼?”

“乔岗大队支书,乔新朋。”

“乔支书,刚才获得种田能手奖状的,是你们队吧?”

乔新朋闻言,昂头挺胸。

“不错,正是我们队的王立志。”

“种粮靠天地吃饭,庄稼从来不是好伺候的,王同志既然能把产量做到田集第一,难道学起种菜就不得行嘛?”

罗学云道:“再者,我也只是打个比方,希望大伙心里能有个谱,能算经济账,一亩地能产多少东西,能赚多少钱,值不值当改种,都得自己去想。

非要种蔬菜吗?不见得,可以种棉花烟叶,可以种药材,可以种西瓜草莓,可以种油茶山茶……”

这番话让很多人陷入沉思,连言的乔新朋都觉得似乎有理。

然而刚刚获得奖状的王立志,却不服气了,眼见乔新朋不说话,他便站起身质问。

“小子,没熬过灾年吗?知不知道一碗稀饭,能救活四五个人,俺们种了几百年的粮食,凭什么不能接着种?

救命的东西到你嘴里一文不值,还比不上番茄白菜,真是扛鸡毛也换肩,不知轻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