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成恶毒寡夫郎后我浪子回头了 > 第161章 府城市井61 驱疫(第1页)

第161章 府城市井61 驱疫(第1页)

第161章府城市井61驱疫

次日,秦般般又早起熬了一罐药,每人倒了一碗喝下。

苦药汤子喝得嘴里没了味道,柳谷雨吃了两颗杏肉果脯才吵着说要去食肆了,刚走出两步就被秦容时拉住,说要先送他去春街。

般般穿了一身桃粉色的褂裙,挎着嫩绿绣粉红蝶儿的小挎包,也蹦跳着往外跑。

还冲着屋里的崔兰芳喊道:“娘!我也先去隔壁找老师了!”

崔兰芳收拾了饭桌子,冲孩子们挥手,笑道:“去吧!去吧!”

秦容时和柳谷雨结伴去了春街,秦般般出门去隔壁寻了方流银,师徒两个同去回春医馆。

这时候还早,医馆刚开门,门前街道也冷清,只有左右几间医馆丶铺子开了门,有学徒丶药童在门前走动,偶尔能看见一两个病人提着一串药包从医馆出来。

进了回春医馆,般般放下漂亮小挎包,又系了一条红色襻膊,正打算把药柜收拾一趟,闲下来再背一背医方。

“般般,你过来!”

方流银坐在诊室,朝她招了招手。

方流银三十多岁,是一位模样秀雅的女子,熬过被陷害误诊那段时间,她又重振旗鼓,精神抖擞起来。

和其他女子一样,她也爱打扮,今日穿了一身白色红边的长褙子,缘边绣有火红的山茶花样,内里搭了一件淡红色短衫,配着白色印花的百叠裙,挂上一对赤红色酢浆草结绶带。

头发全部盘了起来,斜坠着,横插一枝团花簪子,配南红耳坠,清雅漂亮。

师徒两个都是女子,平日里除了聊医学丶聊药理,偶尔也说说哪家的衣裳好看,哪家的首饰不错,说起来也和寻常女儿家没什麽区别。

秦般般听话走了过去,到方流银跟前坐下,仰着头问道:“老师,怎麽了?”

方流银拿出一个白色看不清模样的小东西给她,又说道:“近来生病的人太多了,你把这个戴在脸上,把唇鼻挡住。常在医馆行走,不是这样病就是那样病,若是染上就麻烦了。”

那是一个白色绢布做的简易口罩,左右各有两条系带,用浸油纸和绢布制成,绢布浸泡过苍术丶艾草等药,有着淡淡的药香。

她又说:“我还单独订了苍术丶艾叶丶藿香丶雄黄等药和石灰粉,以後早晚都在医馆里熏烧一次。”

秦般般很听话,立刻系上油布口罩,拿手提的铜炉烧了药草和石灰,满屋子熏了起来。

她一边忙活,一边忧心忡忡问:“老师,您是担心起疫病?”

秦般般到底年纪小,瘟疫只在书上见过,书中记载的瘟疫都惨绝非常,若起一次,那都是家家悲痛,室室号泣,死伤有千万。

看她紧张兮兮的样子,方流银怕吓坏人,连忙安慰道:“每隔两年都有春瘟丶秋疫。都不严重,你不用太过担心,都是些头痛丶发热丶咳嗽的小毛病,只是传染性强,一人病,染一家,一家病,满巷病。若是大人倒罢,小孩丶老人却是难熬,也偶有死伤。”

“这都是小疫病,那疫毒丶疠气才要命呢!”

她说着说着就同秦般般讲起了故事,目光微微放远。

“说起疠气……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①。”

“我曾听我父亲提过,说百年前青州冬起大疫,一城二十万人,死伤日以百计,尸首不敢掩埋,只能就地焚烧,城中每天都是哭嚎,那情景也是惨绝人寰啊。”

吓得秦般般又检查了自己佩戴的口罩,熏烧更仔细了,角落缝隙都不放过。

医馆刚熏了药,很快有一个老妇抱着一名三岁左右的小儿进了医馆,小娃烧得脸蛋通红,眯着眼睛不太清醒,时不时哼哼两声,似乎是难受。

“大夫,快看看我孙子,他都烧了一晚上了!”

小孩子身体弱,可耽误不得,方流银连忙喊人把娃娃抱进来,给小娃娃诊了脉,又哄着他张嘴看了舌头。

她看了病情开始开药,又说道:“这段时间天气不好,城里生病的人很多,小娃身子骨弱,这段日子就不要带出去玩儿了。我开了药,每天煎服三次,今天这烧要是还没退下去还得再送来看!小娃可不能一直烧!”

她说得仔细,又轻轻哄了哄哼哼唧唧想哭的幼儿。

方流银丈夫早死,膝下也没个孩子,看了这岁数的小娃娃只觉得可爱,喜欢得很。

老妇也心疼孙子,着急道:“哎哟,我邻居就病了,孩子他爹也病了!哪里还敢带着孩子出门玩儿啊!根本没出过门!想来是他爹在码头做工,人来人往太多,自己回来就病了!”

“他青壮汉子身体好,也没怎麽吃药,过两天自个儿就好了,却染给小娃……哎哟,可怜我的乖孙儿了,大人顶得住,小孩儿哪受得了啊!”

方流银听在耳朵里,又开了药说道:“医馆里还有驱疫的草药,一贴十八文,焚烧後熏屋就可,您要是觉得好也可以买一贴回去试试,这一贴能烧三天呢。”

老妇认真听着,连连点头称好,大方地掏了钱又买了两贴熏烧的药。

这对祖孙走了出去,很快又有其他病人陆陆续续进来,男女老少皆有。

方流银也介绍了自己自制的驱疫的药,有人买,也有人不愿意买。

甚至还有人闹了起来,“你不就是想要钱吗!还说什麽疫病!这不是吓咱大家夥儿吗!”

小疫并不可怕,府城里许多百姓也是见过的,这样熏烧的药其他医馆也在卖,往年也卖过,效果也确实不错。

但就是有人舍不得花钱,又觉得别人都是想方设法要诓他兜里的铜子的骗子,立刻吵闹起来。

墙头草不少,医馆里也有人被说动,开始担心这药没用,只是想赚钱,还交头接耳小声说叨着。

“去年我脸上长红痘,去常山医馆买药。哎哟,也是说那个药千好万好,能去痘去疤,我买了!花了半两银子呢!可一点儿用都没有!”

“可别说了……就对门的王家药堂!哄我老父亲买了什麽健骨的药,还说得配着大棒骨一起炖汤!说什麽药食同源……我父亲八十岁了,腿脚不好,一听就买了!结果吃了两回,把肚子吃坏了!”

也有信得过方流银,看病只来回春医馆的病人帮着说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